“味欲”是髒腑偏勝“引味自救”的信號。“味溢”則為多種疾病的先兆,而“真髒味”更是髒機將竭的惡候……
第一節 味預兆的理論基礎
味蘊含於食物之內,是水穀之氣所化生,任何一種飲食皆具有酸苦甘辛鹹五味,屬於人體味蕾所能感應到的一種信息。飲食入體經過脾胃氣化,藏之於胃,滋養髒精,其味能隨津液上承於口,變現於外,因此通過五味的表現,可以反映內髒精氣的偏盛偏衰狀況。正如《素問·六節 髒象論》所言:“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總分為陰陽兩類,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其性能為辛散、酸收、甘緩、鹹軟、苦堅。
味為舌的感覺,蘊源於五髒,出之於口,與髒腑密切相關。首先髒腑的精氣化源於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素問·六節 髒象論》亦曰:“地食人以五味……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指出五味能生髒腑之陰,是髒腑陰精的物質基礎,故《素問·五運行大論》曰:“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鹹生腎。”五味與五髒的關係雖然都很緊密,其中又與心脾的關係最為重要,《內經》曰:“五味藏之於脾,以養五氣”。故脾為五味之主,人體對味的喜惡,皆通過脾變現於口,如《靈樞·邪氣髒腑病形》曰:“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靈樞·脈度》也說:“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故心脾有病最能反映於味。
五味與五髒有著特殊的親和性,如酸先入肝,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苦先入心,又如《靈樞·五味》曰:“酸走筋、鹹走血、苦走骨、甘走肉、辛走氣。”此外,五味對髒腑功能有著調節 能力,從而保證了五髒精氣的平衡。由此說明,五味對維持髒腑的生理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五髒有著滋養和協調意義,共同維持著五髒精氣的動態平衡。然而髒腑對五味的選擇性又取決於髒腑功能狀態的正常與否,一旦髒腑病變,對五味的取舍能力減弱,就會導致髒腑陰陽偏盛而致病。《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味傷形……氣傷於味”。說明味是形的物質基礎,是氣化的源泉,味通過氣而生形,同樣氣、形也將傷於味,偏味可以導致髒腑陰陽失調引起髒氣偏亢而致病。如《素問·五髒生成篇》所言:“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另外,味的偏勝不僅本髒受到影響,而且也間接地影響到所克之髒。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所說的:“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尤其強調的是長期過食某一氣味,日久將會引起髒氣偏勝而產生疾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談到的:“久而增氣,氣增而久,夭之由也。”即言某一種飲食氣味長期偏嗜後,使髒氣亢盛,破壞了五髒之間的相對平衡而致病,同樣,髒氣本身病變,對五味的需要量必然發生改變,從而形成“五髒苦欲”。所謂“苦欲”即是髒腑對氣味的喜嗜與忌惡,這是五髒力圖借助於五味以補偏救弊的“引味自救”現象。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問·髒氣法時論》)體現了五味對髒腑的作用。《靈樞·九針論篇》還記載曰:“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是要認識到五味的兩麵性,既看到對五髒有利的一麵,也應看到有害的一方,從而注意到任何一種氣味,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有的情況下,即使正常的食味,也可誘發疾病。如《素問·熱論篇》曰:“病熱少愈,食肉則複,多食則遺。”說明由於髒氣與性味之間的動態平衡被破壞,從而導致五髒病變。
由此可見,五味對人體的生理和病理都有著重要影響,故髒腑有病可以反映於味,通過味的變化,可以了解髒腑的病變,味先兆對髒腑有著重要的預報意義。
第二節 味預兆的臨床預報意義
味,對反映髒腑的疾病是很有實踐意義的,正如《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所說:“口者,脾之竅也,能知五穀之味,又諸經皆會於口,病則口中之味隨各經而異。”《赤水玄珠·卷三·口門》說:“故髒腑有偏勝之疾,則口有偏勝之症也。”以下從味溢和味欲兩個方麵的預報意義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