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奚(1 / 1)

拚音:Xī

繁體:奚

奚氏來源

1.起源於夏代,是黃帝的後裔,出自任姓。奚姓的始祖是禺陽。禺陽為黃帝二十五子之一,受封於任地(山東濟寧),故為任姓。禺陽裔孫名仲,食采於夏王朝管轄區的奚地(河北承德一帶),史稱奚仲,他的後代就用“奚”作為自己的姓氏。

2.出自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路史》載,鮮卑族拓跋氏之後有奚氏。

奚氏遷徙分布

古時,奚姓在譙國郡發展成望族,世稱譙國望。

奚氏曆史名人

奚仲:夏禹之臣。初黃帝作車,少吳加牛,奚仲加馬,乃命奚仲為車正。造不同式樣的車,安裝不同的標誌,以別尊卑等級。

奚鼐:唐朝易水人。著名製墨專家。所製的墨不但黑而發亮,而且還有香味,在墨上印有“奚鼐”或“庚申”二字。他的弟弟、兒子因製墨著名,南唐賜他姓李。他的孫子李庭矽製的墨更好,世稱“李庭圭墨”暢銷各地。

奚陟:字殷卿,其先自譙亳西徙,故為京兆人。少篤誌,通群書。唐朝代宗大曆末,擢進士、文辭清麗科,授弘文館校書郎。德宗立,諫議大夫崔河圖持節使吐蕃,表陟自副,以親老辭不拜。楊炎輔政,召授左拾遺。居親喪,毀瘠過禮。朱泚反,走間道及車駕於興元,拜起居郎、翰林學士,不就職。賊平,改太子司議郎,曆金部、吏部員外。會左右丞缺,轉左司郎中。

奚超:徽墨的創始人,徽墨始創於唐末。易水(今河北省易州)奚氏製墨世家之後奚超,因避戰亂攜全家南逃至歙州,見這裏鬆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來,重操製墨舊業。他造出的墨“豐肌膩理,光澤如漆”。南唐時後主李煜得奚氏墨,視為珍寶。遂令其子奚廷珪為“墨務官”,並賜國姓李作為獎賞,奚氏一家從此更姓李。歙州李墨遂名揚天下,世有“黃金易得,李墨難獲”之譽,全國製墨中心也南移到歙州。此後,製墨高手紛紛湧現,如耿氏、張遇、潘穀、吳滋、戴彥衡等,徽州墨業進入第一個鼎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