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郎(1 / 1)

拚音:láng

繁體:郎

郎氏來源

1.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國大夫、魯懿公的孫子費伯之後,以地為氏氏。根據《元和姓纂》上的記載,春秋初年,魯懿公的孫子費伯在魯國為大夫,私自占據了郎城(即今天的山東省魚縣東北),他的子孫以邑名為氏,而姓了郎。從這段記載,更可以看出“費、郎一家”的一段淵源,因為,郎姓的始祖是費伯,後來他的子孫有的以郎為氏,有的卻仍然沿用原來的費姓,3000年前他們本是一家人。

2.出自南匈奴亦有郎氏。根據《姓氏考略》上記載,郎姓的另一支郎氏出自少數民族,南匈奴亦有郎氏。

3.出自紐祜祿氏(女奚烈氏),為滿族八大漢化姓氏之一中有郎氏。

郎氏遷徙分布

郎不但是一個道道地地的中國姓氏,而且其始祖是出自具有光輝曆史的春秋魯國,是曾經“製禮作樂”,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貢獻的周公後裔,跟其他姬姓後裔比較起來,後來繁衍不算很廣,所以曆來的郎姓人士也並不十分多見。郎姓望出中山郡(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縣一帶)、魏郡(今河北省魏縣、河南省浚縣、山東省冠縣之間地區)。

郎氏曆史名人

郎士元:字君胄。工詩,擅長五律。與錢起齊名,時人喻稱:“前有沈宋,後有錢郎。”《中興問氣集》時說,郎詩比錢詩“稍更閑雅”。他作《送彭將軍》詩:“雙旌漢飛將,萬裏獨橫戈。春色臨邊盡,黃雲出塞多。鼓聾悲絕漠,烽戍隔長河。莫斷陰山路,天驕已請和”。工於發端,很有氣勢。

郎廷佐:清朝奉天廣寧人。任江西總督。對於江西瓷器的製造進行改良,仿古製造傳統名牌產品,暢銷各地。世稱郎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