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míng
繁體:明
明氏來源
1.出自譙明氏。燧人氏為部落首領的時候,他的部下有一個叫明由的,因為才能而很受燧人氏看重,是譙明氏的後裔,為“四佐”之一。明由的後代便以祖上的名字作為姓氏,所以得到明姓。
2.出自姬姓。是春秋時期虞國公族的後代。秦國丞相百裏奚的兒子名叫視,字孟明。是一個將軍。取得過很多戰爭的勝利,打敗了晉國的軍隊,為秦國的西部稱霸打下了基礎。孟明死後,他的後代就用他的名字“孟明”作為姓氏,後來改姓明。成為明氏的一支。
3.出自北魏時的鮮卑族。北魏時候由一支鮮卑族姓鬥眷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時候改姓明。
4.由旻氏改明姓。元末的紅巾軍領袖本來叫旻玉珍,後來因為信奉明教而改姓明。他的子孫後代於是也改姓明。
明氏遷徙分布
明姓的望族居住在吳興、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一帶。江西、湖北、廣東、四川均有分布,甘肅張掖也有分布,另在江蘇鹽城也有明姓人分布。
明氏曆史名人
明克讓:字弘道。隋朝人。少好儒雅,博涉書史,三禮禮論,他都有鑽研。天文曆法、占卜他都深有研究,各得其妙。先在梁朝作官,後又在周朝作官,累遷司調大夫。文帝受禪後,被拜為率更令,進爵為侯。對當朝的實事,他經常發表有見地的議論。著作有《孝經義疏》、《古今地帶記》、《續名僧記》等。
明山賓:梁代東宮學士,字右若,十三歲的時候已經博通經傳,累官至東宮學士,兼國子監祭酒,存世有《吉禮儀注》等二百餘卷。
明亮:後魏陽平太守,字文德,平原人。性情文靜厚道,知識豐富,很有才能。被授以勇武將軍,除陽平太守。清白愛民,頗有惠政。
明安圖:清代數學家,蒙族人,字靜庵。曾任欽天監監正。當時有西方人來華,介紹了圓周率等三個公式而卻無法證明。安圖經過三十年的刻苦鑽研,終於獲得了證明,並且發明了另外六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