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1章 季(1 / 1)

拚音:jì

繁體:季

季氏來源

1.出自姬姓。春秋時,魯莊公的弟弟季友平定了慶父之亂,子孫以他的字命氏,稱為季孫氏,在魯國執政。季友的孫子季孫行父執政時,舉賢任能,分財濟貧,受到國人愛戴,諡號季文子。季孫氏後來簡稱季氏。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三代執掌國政,當時幾代魯君都昏庸無能,以致出現了人民隻知道有季氏,不知道有魯君的情況。季氏後人以季為姓。

2.出自羋姓,是顓頊帝的後代。顓頊帝裔孫有陸終,生有六子,其中有子叫季連,因排行為“季”,他的後代子孫就以單姓“季”作為姓氏,有的以複姓“季連”作為姓氏。

季氏遷徙分布

季姓來源十分繁雜,上古時期有季仲和季狸。

西漢時湖北、江蘇等地已有季姓人。

東漢到魏晉南北朝期間,季姓曾經昌盛於今河北、山東、安徽一帶。

隋唐以前,社會激劇動蕩,北方之季姓遷衍江南勢在必行。

兩宋時,江南之季姓名人漸多,江蘇、浙江成為季姓人的主要聚居地,而北方之季姓則處於分散、小規模的聚居狀態。

宋元之交的戰亂,使部分季姓遷衍於廣東、福建、江西、湖北等地。

明初,山西季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北、河南、山東、湖南、湖北等地。明清兩代,由於江浙一帶富庶,社會比較穩定,此兩地之季姓繁衍日盛。

如今,季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江蘇、浙江為多,二省季姓約占全國漢族季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季氏曆史名人

季布:西漢楚人,以任俠名。楚漢戰爭時為項羽部將,數圍困劉邦。漢朝建立後,被劉邦追捕緝拿,後得赦免,累官至河東守。

季廣琛:壽州人,唐代大臣。曆瓜州刺史、荊州刺史,曾率兵赴河南,拜青徐等五州節度使。後因兵敗貶溫州刺史,不久擢浙江西道節度使,官至右散騎常侍。

季複:名複或作幾複,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宋代官吏、學者。與弟季中複有文名,其平生篤於學問,博覽群書,為文師韓愈、歐陽修。為政有惠德,得民稱誦,官至朝奉郎知渠州。

季本: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明代大臣、學者。師從王守仁。進士及第後,授建寧府推官,征為禦史,以言事謫揭陽主簿。官至長沙知府,落職歸。有《易學四同》、《詩說解頤》等。

季寓庸:江蘇泰興人,明代官吏。進士出身,官至吏部郎。工書畫,畫仿沈周而能登其堂,書宗祝允明而能入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