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4章 林(新排序17)(1 / 1)

拚音:lín

繁體:林

林氏來源

1.相傳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幹而來。比幹原是商朝王室成員,在商紂王時擔任少師之職,以忠正敢言知名。紂王昏庸無道,他多次進言匡諫,後來因此獲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陳氏為躲避官兵追殺,逃難於長林石室,生子名堅,因生於林被周武王賜以林為姓,史稱林堅,被林姓人尊為受姓始祖。

2.東周時,周平王有庶子名開,字林。子孫以他的字為姓,姓林。

3.北魏時,鮮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運動中也改姓林,並注籍為河南洛陽人。

林氏遷徙分布

今天的林姓後人,大多尊比幹之子林堅為受姓始祖。林姓從周朝初創姓以來人才輩出,他們不囿於一方,走南闖北,行東跑西,到處尋求施展才華的空間,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官職調遷或避亂隱居,林氏散居在山東、河南、陝西、山西各地。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林姓逐漸向山東濟南彙聚,形成著名的“濟南林”郡望,在隨後的秦漢時代一直占據著林姓的主導地位。

西晉時,中原士族因為避“永嘉之亂”大舉向南方遷徙,林氏也隨之南遷到江蘇下邳一帶,一部分人定居當地,形成著名的“下坯林氏”;後來還有一部分人南遷到福建,與今天台州和溫州等地的林姓後人同宗。

東晉時的林懋(林堅的47代孫)曾因在徐州做官,定居後成為“徐州林”的開基祖,與“下坯林”血脈相依。

他弟弟林祿是林姓入閩的第一人,在東晉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奉命出守晉安郡(福州一帶),並在當地定居,成為現今公認最大林姓支派“晉安林”的先祖,“晉安林”派生的旁支有很多,在福建全省有“闕下林”、“九牧林”、“遊洋林”等,係衍全世界,素有“閩林遍天下”之稱。

三千多年來,隨著林姓家族繁衍發展,林姓子孫或逢亂世而南渡、或迫於生計而東徙、或因分局而北遷、或謀官職而西移,至今已遍布中華大地乃至全球各個角落。

林氏曆史名人

林鼎: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五代十國時吳越著名書法家,以草隸知名,著有《吳江應用集》。

林逋:宋代隱居杭州西湖孤山,無妻無子,種梅養鶴以自娛,人稱其“梅妻鶴子”。以傑出的詠梅詩詞聞名於世的。其中《山園小梅》傳出後膾炙人口。

林默娘:北宋時期福建莆田楣州島嶼上的一位女子,在世27年,因多行善事,她逝世後為沿海漁民船員尊奉為海神“媽祖”。一千餘年來,其“由人而神”,影響不斷擴大,由地方區域性變成世界性,由“海神”演化為“和平女神”。更為甚者,目前已發展成一種文化現象,即“媽祖文化”。

林良:明代廣東省南海人,著名畫家,擅長花果翎毛,尤喜放筆作水墨禽鳥樹石,為明代院體花鳥畫中變革的代表畫家。林鴻:明代福清(今屬福建)人,著名詩人,為“閩中十才子”之一。

林氏起名規則

1.林(Lin),最好不用聲母是d、t、n的字為名,雙字名應避免全用l聲母、in韻母或陽平調的字。

2.最好不全用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林”字的“樹林”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

3.起名示例:林茜茜、林武江、林良冰、林歲尊、林俊臻、林晤、林雯琦、林路絲、林柯伶、林衍臻、林恒賢、林鎧顗、林慧文、林秋辛、林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