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6章 榮(1 / 1)

拚音:róng

繁體:榮

氏來源

1.遠古黃帝時代,有個音樂家叫榮援,為黃帝鑄造了12個銅鍾。榮援就是榮姓的始祖。

2.上古周成王有個卿士受封於榮邑(在今河南鞏縣一帶),稱為榮伯,他的子孫便以邑為姓,相傳姓榮。

榮氏遷徙分布

榮姓是一個在濟寧汶上繁衍了2700年的古老家族。榮氏肇基汶水,源發曇山。榮氏長支“以先人之廟堂在此,先人之廬墓在此”,“思存宗祧而供祭掃”,輾轉厭次村、汶水堤口美化大莊、周村,至清初居城東演馬,一直未離開汶上。清朝康熙皇帝下聖旨“欽賜奉祀生四員,蠲免一切差役”,負責祭祀榮子祠堂和榮子墓。今榮子祠堂在演馬村,榮子墓在曇山厭次嶺(距演馬村北五公裏)。

如今,榮姓是當今較常見的姓氏,分布很廣,尤以吉林省多此姓,約占全國榮姓人口的33%。

榮氏曆史名人

榮成伯:即榮駕鵝,又名欒。春秋魯國大夫,嬰齊之子。據《左傳》載:魯襄工自楚國返,聞季武子襲擊卞(魯莊子食邑),欲不入,榮成伯賦《式微》,襄公乃歸。又,季孫氏嫉恨昭公。昭公死,理應葬在魯群公墓所在地闞(今山東汶上縣西南),季孫欲隔絕昭公墓,不使與先君同。成伯曰:“生不能事,死又離之,以自旌也。縱子忍之,後必或恥之。”季孫又欲為惡諡。成伯曰:“生弗能事,死又惡之,以自信也。將焉用之?”季孫乃止。

榮啟期:春秋時隱士。傳說曾行於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語,以德為人,又為男子,又行年九十,為三樂。

榮毗:字子諶,遂代無終人,剛鯁有局量,官至侍禦史,立朝侃然正色,百僚憚之。

榮廣:字王孫,漢代魯國人。從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詩》,盡能傳其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