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5章 封(1 / 1)

拚音:fēng

繁體:封

封氏來源

1.出自薑姓,是炎帝的後裔。炎帝裔孫名钜,曾為黃帝之師。夏朝時,封钜的後代於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為諸侯國,後人曾經稱他為封父,實際上是以地名為人名。周代,封父之國滅亡,其國人分兩姓,一為封姓,一為封父姓。

2.北魏時,有複姓是賁氏改姓封,其後世子孫亦稱封氏。

封氏遷徙分布

封姓出自薑姓,遠古時候,炎帝有兒子叫作神農氏,神農氏有個兒子叫作“钜”,做過黃帝的老師。後來夏朝時候,為了表示對钜的尊重,將他的後代分封到封父(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封父亭),建立了封國,封國王族的後代就以國名為姓氏,稱為封氏。封氏家族在河南省內鄉縣和西峽縣分布甚廣,始祖封肇祖籍山東曲阜,於明洪武初年來內鄉任“教諭”(與知縣同級),卸任後在內鄉縣封營(又叫拐彎路)定居。到明朝後期,曆八代已經有三百餘戶。明末,張獻忠和李自成從陝西入豫,首先進入內鄉(當時西峽隸屬內鄉),搶劫殺戮,封氏人傷亡慘重,據說直到清康熙年間統計,隻有一十九家。

封氏曆史名人

封孚:字處道,南燕渤海郡蓨縣人。後燕寶(公元396-397年在位)時任吏部尚書,後入南燕,參與內外機密要事,職位很高,但謙虛待人,廣聽意見,甚有大臣之體(大臣的風度)。慕容超即位後,朝政日益衰敗,封孚罵他是“桀紂之主”,麵不改色。

封延伯:字仲璉,南齊東海郡人,頗有學問與操行,有高士(超世俗的人)風度。官至梁郡太守。

封隆之:字祖裔,北魏渤海郡人,曾經曆五個皇帝,四次任侍中,兩次為吏部尚書,一次官仆射,四任冀州刺史,都保持好的名聲,人稱“博大長者”。

封德彝:名倫,渤海郡人。最初在遂朝任內史舍人,被重臣楊素所器重,常跟他議論天下事。一日,楊素摸著他的床說:“封郎終居此坐。”便把從女(兄弟的女兒)嫁給了他。唐太宗(公元629-649年在位)時官至尚書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