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7章 武(新排序91)(1 / 1)

拚音:wǔ

繁體:武

武氏來源

1.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姬武之後。據《新唐書·宰相世係表》所載,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殺,周的京都也遭破壞。周幽王的兒子宜臼受申、許、魯等部分諸侯擁戴,在申即位,後遷到雒邑,曆史上稱東周。宜臼就是周平王。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狀紋路,故被賜為武氏,為周朝大夫,後來他的子孫,因而以武為氏,史稱武姓正宗。是為河南武氏。

2.出自以國名為氏。據《世本》、《萬姓統譜》等資料所載,夏臣武羅被封武羅國,後國亡,其後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武姓。

3.出自子姓,以祖字或以諡號為氏:出自商王武丁之後,以祖名為氏。據《武班碑》所載,為商王武丁之後,以其祖名字為氏。如漢代武班即是;出自春秋時宋武公之後,以諡號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春秋時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後諡號為“武”,史稱宋武公,其子孫以其祖之諡號為氏,亦稱武氏。是為河南武姓。

4.出自以邑名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漢朝有武強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強縣,其後代因封地“武強”簡為武氏。

5.出自以武字開頭的複姓:戰國時,秦將白起因功封為武安君,其後子孫以封爵“武安”為氏,稱武安氏,後簡姓武;出自周頃王之孫姬滿的後裔。因姬滿的後裔曾被封於武疆(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因而其子孫以封邑名為氏,稱武疆氏,後簡姓武。

6.出自其他源流。唐代的冒姓或被賜姓為武姓的:唐代傅、左、李諸姓被武則天賜姓武;出自小數民族有武姓或有複姓改漢姓武的。

武氏遷徙分布

武姓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省,其後再次第得到在此地得到不斷繁衍,並迅速向鄰近的山東及江蘇等省遷徙。至漢時,山東武氏一直是一個興旺、顯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姓,後大舉地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魏晉南北朝時期,武姓大舉南遷成為江蘇一大望族。其中在北方有一支武氏遷入今山西。唐代出了一個武則天,使武姓達到極為昌盛的時期,遍及全國。

武氏曆史名人

武則天:中國第一位女皇帝,君臨天下21年。

29武則天

武宗元:北宋著名畫家,善畫道鬼神,行筆流暢。

武祺:元朝人,著有《寶鈔通考》。

武漢臣:元代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今知有10種。

武元直:明昌間名士。善畫山水,能詩文。作品有《蓮峰小隱圖》、《漁樵閑話圖》、《東坡遊赤壁圖》等。

武億:清代著名學者,乾隆進士。創辦範泉書院,親自講學。治經史,精於考訂金石文字。著有《經讀考異》、《群經義證》、《偃師金石記》、《授堂詩抄》等。

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