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yè
繁體:葉
葉氏來源
1.出自羋姓。顓頊後裔葉公之後,以封邑為氏。
2.出自葉調國。出自漢朝時期古葉調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
3.出自中國古姓。由“葉陽氏”、“葉大夫氏”改成。
4.其他源流和少數民族有葉姓。
葉氏遷徙分布
葉公去世後,經曆戰國時代,秦國滅楚之際,其後裔為避免滅族之禍,其中一支或者數支改沈為葉,尊沈諸梁為始祖,輾轉遷居於河北河間、陝西雍州、江蘇下邳。這就是葉縣雖然是葉姓的祖地,而葉姓族人並不多,河南一帶的葉姓,多為後來南遷重返故鄉留下來的原因。
西晉末年,由於各少數民族問鼎中原,流徙到陝西、河北的葉姓後裔一部分向南遷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時形成了以“南陽葉氏”為代表的望族概念。
唐宋時期是葉姓遷徙最頻繁時期,這次因支係較多,遷徙往返不定,有避唐末之亂的,有在宋朝為官隨宋室南渡的,其中從河南葉縣遷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對葉姓以後的流徙有很大的影響。宋末遷往福建的葉昂、葉洙、葉霆成為安柄、佛嶺、蓮溪葉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葉姓,此時也大量遷居浙江括州、寧波一帶。
明清之際,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沿海一帶的有誌之士,紛紛到海外發展,其中就有葉姓名流。明朝過海去台灣的人為數不少,到清代去台灣的開創基業的更多。可以說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的葉姓客家人,沒有那個分支不出海發展,現居港、澳、台各地的葉氏都是其後裔。
葉氏曆史名人
葉望:字世賢,雁門太守,漢末時為光祿大夫,靈帝時棄官歸隱,人稱“樓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僑居丹陽之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為葉氏南遷之始祖。
葉夢得(1077—1148)宋代大臣,著名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登進士第,累官翰林學士,戶部尚書,尚書左丞等。
葉顒(1100—167):宋宰相。字子昂,紹興進士。累官南海主簿,吏部侍郎,尚書左仆射兼樞密使,首薦汪應辰、王十朋等,高宗嘉納。卒諡正簡,顒為人清介,自初仕至宰相,服食,不改其舊。為官清廉受世人景仰,“一門八進士”美談傳頌至今,《宋史》專門為其作傳。
葉適:溫州永嘉(今屬浙江省)人,宋代唯物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官至禮部侍郎,著有《習學記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葉欣:上海鬆江人,清代著名畫家,為“金陵八家”之一。
葉燮: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清代文學家,長於詩論,著有《原詩》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