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4章 蒼(1 / 1)

拚音:cāng

繁體:蒼

蒼氏來源

1.起源於遠古。黃帝的後代,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叫做蒼林,蒼林的後代就跟隨他的祖先以蒼為姓。

2.黃帝的孫子高陽氏,有八個聰明的兒子,他們幫助堯處理國家大事,政績很好。世稱“八愷”。其中大兒子名叫蒼舒。蒼舒的後代以他的字為姓,形成蒼姓的又一支。

3.蒼與倉通。傳說創造文字的倉頡,古代的書中也寫做蒼頡。

蒼氏遷徙分布

古時候,蒼氏望族居於武陵(今天的湖南省境內)。今山東省的臨沭縣,河南省的開封市,廣東省的廣州市,江蘇省宿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的花蓮縣等地,均有蒼氏族人分布。

蒼氏曆史名人

蒼頡:是古代神話人物,相傳為黃帝史官,文字發明家,觀鳥獸之跡,體類象形而製字,以代結繩之政,後世奉為神。古籍亦有將蒼頡作“倉頡”的,《漢書·藝文誌》及東漢延熹五年這蒼頡廟碑,均明書“蒼頡”。壁畫中蒼頡形象為六目(傳說為四目)老翁,濃眉深目,躬身謙和,使人感到智慧無窮。

蒼舒:又作倉舒,上古高陽氏八才子之一,治世能臣,幫助堯處理國家大事,政績很好。

蒼葛:周朝時期陽樊人,襄王以陽樊溫原攢茅之田與晉,陽樊不服,晉師圍之。蒼葛大呼道:“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誰非王之親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蒼英:漢代人,曾官江夏太守,後其子孫遂為江夏人。

倉振:元朝人,他因為“諭降徭”,帖然向化,而著稱,曾幫助瑤族百姓學習文化,並在驛道兩旁種植鬆樹、榕樹,以便行者,為後人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