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wén
繁體:聞
聞氏來源
1.出自複姓聞人氏,是春秋時期少正卯的後代。少正卯是春秋末葉魯國人。他博學多識,很有名氣。他的有些主張與孔子不合,曾聚眾講學,同孔子唱對台戲,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處聽講。後來孔子利用職權殺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當時聲譽很大、遠近聞名的人,被譽為“聞人”,所以他的後代支庶子孫有的便改為聞人氏。後有一部分聞人複姓改為單姓聞,稱為聞姓。
2.出自文姓,文天祥之後避難改姓。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國公軍潰於空坑,始祖良輔公被執,在潛逃於蘄之蘭清邑,改‘文’為‘聞’,因家焉。”這裏所說的信國公就是文天祥,而蘄則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縣。
聞氏遷徙分布
古時,聞姓望族居住在吳興郡(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宣興一帶)。
聞氏曆史名人
聞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與人交,敬而有辯。由貢生授江陰訓導,遷上海教諭。教導嚴謹,以身作則,造就人才甚多。
聞良輔:明臣。浙江德清人。才幹與品行都出類拔萃,洪武年間任監察禦史,後曆官大理少卿、廣東按察使。明永樂二年,與寧善出使暹羅(今泰國),賜其王織金文綺、絨錦紗羅,暹羅斛國王參烈昭昆牙遂遣使入貢,進金葉表文,賜《大統曆》。
聞珽:清藏書家。字種懷,號書岩,清鎮洋(今江蘇太倉)人。乾隆壬申舉人,官江寧教諭。平生惟好讀書,手鈔書盈篋。得善本,必校雔點勘。得王損仲宋史記舊書稿,為海內希,謀鐫板不果,時以為憾。
聞立慎:清學者。字修元,安徽人。恩貢生,任定元縣教諭,教讀六十餘年,出其門下者不下百餘人。平生手錄批點之書四百餘部。著有《子史輯要》、《春秋左傳要略》、《經解集證》、《論世知人輯略》、《四書發蒙》、《四書五經會通》、《童蒙益智》、《穀詒集編》、《警省箴規》、《真意齋詩草》、及《同聲集》等,未付梓。
聞禮祜:清學者,字篤卿,安徽人。歲貢生。著有《忠孝錄》十五種、《思親哀錄語》、《存真堂詩集》五十卷、《家範》三十冊等。
聞秀玉:清詩人、畫家。字餐霞。太倉(今屬江蘇)人。太學聞謹然季女,熊炳妻。善丹青,又與姊芝玉並工詩,為時人稱頌。著有《蕉窗閑詠》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