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xiàng
繁體:向
向氏來源
1.出自薑姓,為炎帝神農氏之後。神農氏有裔孫名向,被封為諸侯,其後代子孫以向為姓,遂成向姓。
2.出自祁姓,為帝堯的後裔,以國為姓。周代有向國,故址在今山東莒縣南部。後來國滅,向國國君的後代就以原國名為姓,成為向姓的一支。
3.出自子姓,為湯王的後代。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桓公有子名肸(音bì),字向夫,世代為宋國卿士,其後亦姓向,成為向氏。
向氏遷徙分布
向姓發祥於今河南商丘一帶。
先秦時期,向姓已南及瀟湘,西入關中。
魏晉時期,向姓在北方發展的尤為昌盛,並形成了向姓河南郡望、山陽郡望、河東郡望。
黃巢起義時,向姓為避亂或其他原因始大舉南下,四川、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均成為向姓避難所。
明初,山西向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北、北京等地。
明清之際,向姓已廣布全國各地,並有沿海之向姓渡海赴台,進而遠播海外。
如今,向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湖南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向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向氏曆史名人
向秀(?—約275):字子期,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人。魏晉竹林七賢之一。著有《思舊賦》、《難養生論》。
向子韶:宋朝開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間進士。建炎初年任淮寧知府。金人犯境,子韶親率兵丁和家族子弟守城。城陷落後,子韶不屈而死,諡號忠毅。
向侃:字希顏,明朝巢縣人,永樂年間中舉,宣德中任靖寧州判官,後升任監察禦史,一度又出為知府。他潔己愛民,不避艱苦,辦事公正,清約如寒士,名節很好。他和兄弟五人到老也住在一起,十分友愛。
向警予:中共早期著名的婦女運動領導人之一。原名向俊賢,筆名振宇,土家族。1928年春,她在漢口法租界被捕,隨後英勇就義,時年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