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3章 衡(1 / 1)

拚音:héng

繁體:衡

衡氏來源

1.出自伊姓。商湯有賢臣伊尹,因為在滅夏過程中功勞最大,商湯封他為尹(宰相),並封了個尊號叫“阿衡”。後來伊尹的後代子孫就以伊尹尊號中的“衡”字命姓,稱衡姓。

2.出自姬姓,是周公旦的後代。周公長子伯禽封於魯,建立魯國,他的後代有公子衡,其子孫以祖上名字命姓,稱衡姓。

3.三國時,曹操於官渡之戰打敗袁紹,袁紹的幾個兒子又自相殘殺,袁姓部分族人就逃到湖南衡山隱居避難,以居住地名為姓,改姓衡。

衡氏遷徙分布

衡姓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雁門郡(今山西省代縣西北)。

衡氏曆史名人

衡鹹:東漢學者。他博學多才,曾經在當時最有辯才的學者五鹿宗門下學習時,精通經史,辯才過人,並當過王莽的講學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