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shī
繁體:師
師氏來源
1.以官名為姓。夏商時代,管理樂技職官名師,如上古師延,商代師涓等。周朝也有師尹之官,掌管音樂歌詠。這些人的後代子孫遂以職官為姓,乃成師姓。
2.以技為氏。兩周及春秋戰國時代,擅長樂技的人被稱為師。其後代便以祖上的技藝職業為姓,遂成師姓,也稱師氏。
3.出自周代,以人名為姓,為師君的後代。
師氏遷徙分布
師姓望族出於太原、琅琊、平原一帶。
師氏曆史名人
師逵:明代東阿人,字九逵,年少喪父,事母甚孝,曾任吏部尚書。洪武中,他任監察禦史,廉不置產,接受的俸祿和賞賜都分給了親戚朋友,以至於他的八個兒子都沒有得到什麼財產。明成祖曾說:“北來大臣之中不貪者,唯師逵一人。”
師宜官:東漢書法家,南陽人。漢靈帝好書法,征天下善書者於鴻都門。應征的數百人中,惟有師宜官的八分字最好。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他在酒館時,可以寫字於壁上以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