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yóu
繁體:遊
遊氏來源
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周曆王姬胡的兒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靜封於鄭,建立鄭國。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穆公有個兒子叫偃,字子遊,他的孫子遊皈以祖父之字命姓,其後皆以“遊”命姓,稱遊姓。
遊氏遷徙分布
遊姓源於春秋時代的鄭國(今河南省中部黃河以南的地帶),郡望在廣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永年縣一帶)、馮翊郡(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
遊氏曆史名人
遊恭:五代時期的吳國人,學問廣博,文章很好。
遊複:宋朝學者,他學識極富,言行儒雅,附近人都將青年送到他門下學習。
遊酢:北宋學者、哲學家,建州(今福建省建甌市)建陽人。他拜理學家程頤為師,刻苦讀書,學問淵博,是“程門四大弟子”之一。元封年間中進士,再為太學博士。他與楊時初次拜見程姬姓時,程姬閉目而坐,二人站在門外而不離去。等發覺時,門外已雪深三尺。此即“立雪程門”成語典故的由來。遊酢的主要成就,還在學術方麵,被後世學者尊稱為“若山先生”。他所著的《易說》、《中庸義》、《論語孟子雜解》等書,尤受學者的推崇。
遊明根:字誌遠,南北朝時北魏廣平任人。博學經史,孝文帝時官儀部尚書、大鴻臚卿,封新泰侯。做官五十餘年,以仁和處世,以禮讓接物。
遊日章:明代廉州知府。嘉靖進士,在臨川任了五年知縣,清正廉潔,愛民如子,後任廉州知府。著有《駢語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