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hǎi
繁體:海
海氏來源
1.出自姬姓,為黃帝後裔,以神話傳說封神之職為氏。相傳黃帝之子禺陽被封為東海之神,其孫禺強又被封為北海之神,他們的後代以海神為榮,將“海”作為姓氏,稱為海氏。
2.出自春秋時衛國大臣春,指海為氏。據《萬姓統譜》載:“衛靈公臣海春之後,蓋指海為氏焉。”春秋時代,衛國君主衛靈公有大臣名春,他居住在海邊,指海給自己起名,稱作海春,他的後人因之而為海姓,稱海氏。
3.出自回族中有海姓。
海氏遷徙分布
海姓望居齊郡(今山東省臨淄縣一帶)、薛郡(今山東省西南部及江蘇省北部地區)。
海氏曆史名人
海順:唐朝時期的高僧,他的道行非常純潔,著有《三不為篇》。
海瑞:明代右都禦史,字汝賢,號剛峰,廣東(海南省)瓊山人,回族。他抑製豪權,清丈土地,平均徭稅,施行“一條鞭法”,頗有政績。著作有《備忘錄》、《元佑黨人碑考》等。
海瑞
海源善:明洪武年間任安化知縣,勤於政事。用熟皮製作一根鞭子,遇到犯法的人,嚇唬一下,使人知道慚愧而已。受到百姓敬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