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道教盛行,什麼全真,正一、武當、茅山、淨明、靈寶。各個道教門派平地而起,門徒眾多。他們追求的是長生不老、得道成仙、造福蒼生。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人李耳,也就是老子。老子譜寫了《道德經》流傳於世。傳說老子仙逝之時天上光芒四射,出現了七彩祥雲。後世之人撰說那是老子仙遊到天庭做了太上老君。
自此,很多人更加的對‘道’有了更深度的認知,更有《道德經》這本思想之源,隨後道教盛行,很多道教之人更加加深對道的信仰和努力的修行,有的天下巡遊,來求自己的突破,也有的在深山老林找到個清修之所。更是有的人躲進封閉的洞穴不食人間煙火來尋求突破。而眼前這具幹屍很可能就是這種修士。
謝三爺指著下麵的一個平台道;“這裏還有一個洞穴可以通到左邊的平台上麵,我下去你們把包丟給我。”
謝三爺說完一個縱身就跳了下去,這伸手真是自歎不如。隨後我們把包都遞下去,謝三爺把包接著放在一邊,隨後我們也往下跳。
下來後我才發現後麵是很深的一個黑洞,隨後我們打起手電,跟隨謝三爺後麵,左轉右繞的也就十分鍾左右,終於有亮光投射進來。走近後才看到,果然這個洞口連著那邊另一個山壁的平台。我們跳到平台上之後繼續往前走,根據地圖上所指從這個平台過去之後繞過這個山頭也就是地圖上標注的地方。
這段路走的並不是很太平,不過也都是些小問題。就是不知道從哪來的各種毒蟲,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這裏的植物好像是四五月份一樣,枝繁葉茂。這裏溫度也很奇特,很暖和,根本就不像二月份的溫度。
這個平台距離對麵小山頭不太遠,走了一個多小時就到小山頭跟前,隻是這個小山頭除了懸崖,再沒有其他路可以走了。
而懸崖下麵別有洞天,竟然是個小盆地。一圈都是連綿的山脈,就這山脈之中是一塊盆地,景色更是美不勝收,可此時誰又有心情欣賞呢?
我們五個人坐在石頭上原地休息再想其他對策。由於溫度很高的原因,坐在這裏享受山風拂麵倒也是舒服。
隨後我們就地拿出吃的東西補充體力,而謝三爺倒是什麼也沒吃,而是坐在懸崖邊這邊看看,那邊看看一會拿出羅盤,一會拿出望遠鏡這邊看看,那邊瞅瞅。
食物還挺多,水沒剩多少了,畢竟天熱溫度高,水消耗的很快,況且水不好帶。吃完東西後也就剩三瓶礦泉水了。左邊有個丫形山頭,從丫形山頭有個不算小的瀑布流到盆地,倒是有水,可是根本下不去,有水也解不了近渴,唯有望梅止渴。
洪德全調侃著說把這個盆地平一平,然後修下水道改成稻田絕對好,也沒有理他。
足足兩個鍾頭過去了,感覺氣溫越來越熱。而我們腳下滿地的煙頭,各有各的主意,有的說到繞道右邊那個低矮的山頭用繩子懸掛下去。還有人說左邊有個一線天,從那裏下去可能有路能直接走進去。
好久沒有說話的謝三爺說道;“你們都過來看看,能不能從這裏下去。”
我們眾人湊過去順著謝三爺的目光所向看過去,這就是眼前的懸崖。懸崖崖壁上麵也是坑坑窪窪,有的地上長好多雜草,還有的地方凸出很多,還有的地方長出很多帶刺的藤蔓,也有的地方從崖縫裏長出一棵樹。
謝三爺說道;“我用繩子係著你們到那個平台,然後把行李也吊下去你們接著,這樣反複幾次咱們就可以下去了,感覺可行的話你們看看誰先下去探探路。”
“我先下去吧!”我看到他們沒反應,在這上麵曬著也不是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