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藏寶閣(3 / 3)

“那要是有機關咱們怎麼進去呢?”

“有沒有機關咱們試試不就知道了。”崔建說完到那塊縫隙較大的地磚跟前,想用手指把那塊地磚扣起來,誰知剛摳了沒幾下,我就聽到一陣“咯咯嘣嘣”的聲音,這聲音再熟悉不過了,就是剛才謝三爺觸動機關門的聲音。

這是觸動了機關了啊!至於觸動什麼機關了我也不知道,我隻知道應該趕緊跑。可我也不能不管崔建,一把逮住崔建的倆胳膊往外拉,也就在那一刻,從牆壁上“嗖嗖嗖”的飛出很多箭,石室裏頓時火星飛濺。驚嚇之餘我已經把崔建拉出來一段距離。

這時才發現兩邊牆壁上有很多小手指粗的小孔。很多箭在對射。甚至有的箭都射進對麵牆壁的孔裏,緊接著一根箭射出來又把這根箭給射了出來。

“我滴個媽啊!還真被我猜對了!”崔建擦去額頭上的冷汗聲音顫抖著說道。

我也擦了把冷汗說道;“快走吧!這裏太危險了。”

“走?危險不都解除了,還走什麼?”崔建說著話就撿起一根箭敲打那幾塊地磚,再也沒有暗箭射出來。好像這些暗箭也是一次性的,射完之後也就沒用了,如果要再射就要調整機括之再裝箭。

當然,也有更先進的能夠自動調整機括,自動裝箭,隻要你備足箭,他能一直射到用完。且不說那種自動的製作成本高。就說它的功能吧,功能越多,損壞的可能性越大。其中某一個程序出現錯誤,就會導致全部的失效。之所以很多製造機關都用一次性的。道理很簡單,一擊命中最好,如果沒有命中任誰也不會等待這第二波的進攻。

我也撿起一根箭。隻覺得十分的沉重,手感重量大概在四五斤重,箭尖由於射在對麵牆上反彈回來,已經彎曲。它的材質應該是鐵。據記載,鐵的發現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而春秋時期不論的鐵的產量或者說普遍性並不廣泛,根據這裏出現的文字和這些鐵質的箭推測,這個地方的建造時間大概是秦,或者漢。

崔建執意要進這間石室,盡管我極力勸阻,也無濟於事。沒辦法,我不想落單,如果我掉頭回去,沒找到謝三爺那時僅剩我一個人在這地下迷宮一樣的地方那就...想著都恐怖。我隻好跟著崔建了。

這個通道有很多活動的地磚,也就是說會觸動機關的地磚,雖說暗箭機關已經耗盡,可知道會不會觸動其他機關,所以我們不敢輕易嚐試,兩側倒是有十厘米左右寬度的地磚看上去不是活動的,可地球是有引力的,一個站不直身子的地方怎麼可能通過呢?最後還是我想到了個妙計。

這個石室門口設計這麼窄,還設計五六米距離長度,也就是觸動了機關後不讓你有躲避的空間,所以它的寬度不足兩米。我的辦法就是我和崔建手扣手撐著走,每人一邊便能輕鬆的走進去。

這個辦法還真湊效,隻是為了小心腳不觸碰到地麵活動的地磚,走的是相當的慢,同時我們倆組成一個弓形,走著也挺難受。

“我靠!這不是三室一廳嗎?”因為石室裏的布局還真有些像現代的三室一廳房子,隻是用石牆隔離了下,並沒有門。

這個石室裏有幾個石製的平台,上麵放著很多的各種器皿,基本上都很大,而裏麵盛著的東西更是黑乎乎的,聞之欲吐。也有些許小件的。

“哎呀媽呀!我發財了,這裏就是個藏寶閣嘛!”崔建找些小件往背包裏塞,整個石室裏麵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