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無底洞”?按說地球是圓的,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組成,真正的“無底洞”是不應存在的,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山洞、裂口、裂縫,甚至火山口也都隻是地殼淺部的一種現象。然而中國一些古籍卻多次提到海外有個神秘莫測的無底洞。事實上地球上確實有這樣一個“無底洞”。

它位於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由於瀕臨大海,大漲潮時,洶湧的海水便會排山倒海般地湧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據測,每天流入洞內的海水量達3萬多噸。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卻從來沒有把洞灌滿。曾有人懷疑,這個“無底洞”會不會就像石灰岩地區的漏鬥、豎井、落水洞一類的地形。然而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人們就做了多種努力企圖尋找它的出口,卻都是枉費心機。

為了揭開這個秘密,美國地理學會派出一支考察隊,他們把一種經久不變的帶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著海水一起沉下去。接著又察看了附近海麵以及島上的各條河、湖,滿懷希望地尋找這種帶顏色的水,結果令人失望。難道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釋得太淡,以致無法發現?

過了幾年以後,他們研究製造出來一種淺玫瑰色的塑料粒子,這種塑料粒子比海水輕一些,能夠漂浮在海麵而不沉底,也不會被海水溶解。這一天,考察隊員們又來到希臘亞各斯古城海濱的那個無底洞,他們把130公斤的塑料粒子都倒進了海水裏。工夫不大,這些塑料粒子就順著海水流進了無底洞。考察隊員們心想:“現在哪怕隻有一粒塑料粒子在別的地方冒出來,我們就可以找到‘無底洞’的出口了,就可以揭開這個‘無底洞’的秘密了。”但是,結果又怎麼樣呢?考察隊員們發動了好多人,在各地水域裏整整尋找了一年多的時間,一顆塑料粒子也沒有找到。

那麼,這麼多的海水流進無底洞,最後究竟流到什麼地方去了呢?這個無底洞的洞口究竟在什麼地方呢,一直到現在,它還是一個謎。

知識鏈接:

阿爾山無底洞

人們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發現的“無底洞”,其玄機和奧妙至今仍是一個謎。

阿爾山“無底洞”隱藏在高山密林之中,距阿爾山市東南35公裏。據說,此洞每年冬季噴雲吐霧,人們畏之如神,不敢近前。

這是一個天然石洞,洞口直徑約10米;洞內寬闊,直徑約20多米。斜入30米左右後,陡然直下,深不見底。

扔下一塊幾十公斤重的石頭,聽不到任何聲音。一位在附近防火的護林員說,在20年前,當地有人腰係繩索,帶著刀和手電筒曾試著下過此洞,深入200餘米,仍深不見底,遂茫然逃出。

億萬年來,雖經風風雨雨,地殼多次變遷,但這一天然石洞依然原貌猶存,向人間透露著遠古的幽秘,也吸引著許多人前來探險。

據當地老人講,在日偽時期,日偽軍曾勘測過此洞,但由於洞深莫測,仍無法揭開洞底的奧秘。

近年來,當地地質隊又多次到此洞探測。探測中發現,在洞深1000多米處有一側洞,洞內生棲著兩條巨蟒。在巨蟒洞東北2000餘米的一座山峰中段,又有一洞口露出,在此洞內約300餘米,形成9個粗細不等的洞穴,洞洞相通,涼氣森森,人稱九連洞,冬季從洞中常常冒出濃濃煙霧,使“無底洞”周圍的樹木形成美麗的霧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奇趣而又可怕的熱帶雨林,探險家的樂園羅布泊,令人膽戰心驚的死亡之穀,盡管危機重重,但無法擋住人們探索的腳步。人們相信:不容易到達的地方往往是最美麗的地方,沒有走過的路,通常都比較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