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遺臭萬年”的臭石頭(1 / 1)

四川省射洪縣金華山“陳子昂讀書台”內有一塊臭石頭。它形如人腦,顏色呈青灰,重過150公斤,看上去同普通石頭並無兩樣,奇特的是用硬物擊之,石頭頓時會發出臭氣。

凡是上金華山參觀陳子昂讀書台的人,大約都要去見識見識這臭石頭。臭石頭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因為它和唐代詩人陳子昂的死有點關係。據說,這臭石頭就是當年害死陳子昂的射洪縣令段簡變的。

陳子昂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他的才名在京都長安和東都洛陽都是很響的,但由於他說話直接,常對朝廷的一些弊端及權貴中的腐敗現象提出批評,因而觸怒了位高權重的武三思、武承嗣、武攸宜等人,曾被下獄一年多。

後來他兩次隨軍出征西北邊塞,都因與主帥武攸宜發生分歧而受到打擊。他心情抑鬱,氣憤不平,來到薊北,登上了古老的幽州台,吟出了千古絕唱《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41歲那年,聽說老家射洪縣的縣令段簡欺辱他的父親,他是個孝子,聽到這個消息又氣又急,歸心似箭,就以父親年老有病為由,給朝廷上書請求辭官回鄉。這時女皇武則天也因為陳子昂常提意見,加上幾個武姓權貴不斷進讒言,已不太喜歡他了,便順水推舟準了他的請求。於是陳子昂便懷著抑鬱的心情回到了故鄉。

陳子昂回到老家射洪金華武東後,在西山修了茅屋幾十間,種樹采藥,照料老父,過著比較清閑的日子。他還抽空研究曆史,準備撰寫一部書,書名《後史記》,而且寫出了初稿。這樣過了一年,他74歲的父親就病逝了。他無比悲痛,達到茶飯不思的地步,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加之心情不好,寫書的事情便停下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遠在京城的武三思等人仍不放過陳子昂,他們暗中指使縣令段簡找了一條罪名,派人將他押到縣衙問罪,要將他置於死地。按當時唐朝的法律規定,出錢可以減免罪過,家裏的人為了營救他,千方百計籌措了20萬錢給段簡送去,陳子昂才被放回。但段簡貪心不足,還想進一步敲詐勒索,仗著有武氏權貴撐腰,又多次派差役用車子把病弱不堪的陳子昂拉到縣衙傳問審訊,嚴刑拷打。陳子昂本來就體弱多病,尤其是其父親死後,他連走路都得拄拐杖,怎麼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呢?他在獄中自己給自己占卦,卜問吉凶,卦顯凶相,他絕望地說:“老天也不保佑我,看來我隻有死了!”此後他不再進食,終於含冤而死,死時才42歲。

再說陳子昂被關押的消息不知怎麼傳到武則天那裏,武則天想到陳子昂的好處,想到他上奏章支持她當皇帝的事,心裏有些愧意,就派兩名宮廷女將火速趕到射洪,傳旨釋放陳子昂。兩位女將軍奉詔急速從京城出發,日夜兼程,來到射洪涪江東岸。正要渡河,突然烏天黑地,大雨傾盆,河水猛漲,無法開渡。兩位女將軍焦急萬分,沒有一點辦法。

幾天過後,洪水退去了,她們急忙趕去過渡。誰知走到河邊,卻得到陳子昂的死訊。噩耗傳來,她們悲痛萬分,連說:“我們來遲了!”說罷,放聲大哭。想到一代文宗的悲慘命運,難以回朝複命,兩人就投入江中自盡了。

當地人為了紀念這兩位女將軍,紛紛捐款請來能工巧匠,在這裏修建廟宇,並在女將軍投江處的山崖上刻了她們的英姿,這地方就被人稱做“將軍碑”或“將軍廟”。可惜這兩尊女將軍的石像在“文革”破“四舊”中被紅衛兵搗毀了。

陳子昂遇害不久,射洪縣令段簡也聽說了武則天派人解救陳子昂的消息,而且陳子昂的冤死已在朝野和射洪引起強烈不滿,段簡驚恐萬狀,坐臥不安,不久也暴病身亡。他的屍體還未裝殮,就化成了一塊難看的癩石頭。金華山的道士得知,將這塊石頭搬到金華山後山存放。這塊石頭高3尺,寬3尺,厚1尺。凡到金華山和陳子昂讀書台來參觀的人都要來看看這塊石頭。人們痛恨這個逢迎權貴、害死大賢的奸人,都朝上麵吐唾沫,並用石塊去打擊它。誰知一打,它便放出一股臭味來。這塊石頭就被人們稱之為“臭石頭”。由於長久地被人們敲打,這塊石頭漸漸變小了,隻有一尺多高了。如今,這塊臭石頭依然存放在射洪縣金華山後山上。

臭石頭的真實來曆,據射洪舊縣誌載,明代諍臣楊最(射洪人)在雲南任右都指揮使時,發現一石,呈瓦灰色,用硬物擊之發出腐蛋般的臭味,甚覺奇怪,於是趁回鄉省親之機,將石頭從雲南曲靖縣運回射洪。

至於臭石頭為何發出臭味,卻是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此石為碳酸鈣,碳酸鈣中含有相當數量的瀝青,當石頭受到打擊時,瀝青發生化學反應放出腐臭味。但另有人卻對這種說法持有異議,認為碳酸鈣本為白色的晶體或粉末,而不是瓦灰色的岩石。況且瀝青並無腐臭味,卻有黏性。筆者請教化學老師並查閱有關資料得知,此石應為一種硫的化合物,很有可能為硫與鐵的化合物,如硫化鐵之類。硫化鐵為黑灰色的固體,經打擊升溫後,其中的氣體硫化氫就揮發出來,而這種氣體恰恰有一種腐蛋般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