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地球上沙漠麵積1535萬平方公裏,占陸地的10.3%,而且這個數字似乎還在不斷增大。那麼,麵積如此廣大的沙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傳統的觀念認為,沙漠是地球上幹旱氣候的產物。從地球上沙漠分布來看,也證實了這一觀點。
然而,這一理論並不能解釋所有沙漠的成因。比如塔爾沙摸,它的上空濕潤多水,而且當西南季風來臨時,那裏的空氣中,水汽含量幾乎可與熱帶雨林區相比,但它的地上卻是沙漠遍野。
科研人員經過研究,認為塵埃是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
他們發現,塔爾沙漠上空混濁不堪,每平方公裏上空平均飄浮塵埃達1噸半多,分布高度比城市上空要高。塵埃白天遮住了陽光,大氣呈灰蒙蒙的,有些暗紅色,夜間也不見群星。塵埃在這裏竟製服了濕氣,使地麵隻能形成沙漠。
那麼,這麼多的塵埃又緣於何處呢?
有的學者指出,塔爾沙漠的塵埃最初是人類造成的,後來沙漠又加劇了它的密度。持這一觀點的人還以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演變為證據來進一步說明。
撒哈拉沙漠的大部分地區在遠古時代曾是一片植物茂盛的肥沃土地,綠葉蔥翠,百花豔麗,禽獸成群,萬木競榮……1957年考古學家在撒哈拉沙漠找到8000年前的岩壁畫,以及後來找到的闊葉樹種和化石,都為此提供了證據。後來,由於人類破壞了原有生態,才“製造”了沙漠,幹旱的氣候不是元凶,它隻是提供了形成沙漠的適宜條件。
但也有人不完全同意上述觀點,認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最初是很緩慢的,直至公元前5000年,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鋪天蓋地的黃沙,才使此地變成了遼闊無邊的沙漠瀚海。然而若問這不期而至、突如其來的黃沙又是從哪裏飛來的呢?遺憾的是,沒有人能確切地回答出來。
甚至還有人提出在人類尚未出現在地球上以前,那些沙漠是怎樣產生的呢?人類不適當的開發大自然,固然會使豐美的草原森林退化成沙漠,但是沙漠本身成為一種生態類型,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存在了。
到底是誰製造了沙漠?是人類?還是氣候?還是人類和幹旱氣候共同製造了沙漠?這個問題尚在爭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