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點位於地球的最南端,由南極點向任何方向都是向北,不論什麼風向都是北風。可是氣象觀測和科學研究上不能那麼記,那樣記是毫無意義的。科學家們規定:在南極點,風向是以0度經線為基本方向,按順時針方向量度的,共分為360度。按照這樣的規定,從0度、東經90度、180度、西經90度吹來的風,其風向依次是0度、90度、180度、270度,餘可類推。南極點上風向比較穩定,多數來自東經26度~東經54度那個方位,即風向多為東經26度~東經54度,年最多風向為東經38度。南極點上盛行26度~54度風的原因,是因為它位於大約向東經38度方向升高的坡上,在重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緣故。據長年觀測資料,南極點年平均風速為4.8米/秒。極夜期風速大些,極晝期間風速小些。
58.南極地名命名原則有哪些?
南極洲14000平方公裏的陸地麵積,是地球上唯一沒有邊界、屬人類共有的一塊聖土,絕大地方至今尚未有人到達。因此,它的大片空白地就存著地名命名問題。
南極地名命名,涉及到國際性、科學性、政治性等許多複雜問題。為了使南極地名逐趨統一化、規範化,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大地測量與地理信息工作組(即現在的地學常設科學組)組成南極地名工作小組,負責南極地名協調。該工作小組成員由各南極考察成員國一名測繪代表組成,中國由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鄂棟臣代表參加。
南極地名,SCAR製訂了命名的國際準則。總的來說是承認先命名的國家地名。但由於南極存在著各國權益問題,因此,往往存在著同一地方有二個,甚至三個或更多個國家的不同地名。為此,SCAR的工作小組就要進行協調,而且,過去存在的遺留問題也很難協調統一。
現在SCAR建立了國際南極地名數據庫,規定各國命名的南極地名必須要寫出每個地名命名的詳細說明,包括命名的時間、經緯度,地理特征描述等,並報SCAR發布南極地名公布。
我國南極地名命名主要是在測繪的各種地圖上得到體現,因此我國南極地名由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負責,並與國際SCAR有關機構和其它國家進行交流。
按照我國有關規定,中國南極地名命名的原則,一是取名要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二是不能用人名命名南極地名(經特殊批淮除外),三是要方便科學考察使用。向國際SCAR公布南極地名用漢語拚音(聯合國規定的四種文字之一),但通名都用英文,如天鵝嶺(TianeRange)。
南極地圖和永久性測繪標誌,由於它有明確的曆史性時空定義,它具有象征國家權益意義,所以南極地名一旦命到地圖上,就成為不可隨便改動的永存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