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稚子牽衣 歸來何太遲(1 / 1)

首陽城位於天佛鄉的正東麵,緊鄰東海,原本叫做連海城,因為每日清晨第一縷陽光首先照到的就是此城,所以被改稱作首陽城,發源於極西之地貫穿整個中土的碧落江就是從首陽城旁流向東海。

從天佛鄉出來後,素習緣沿著碧落江一直向東飛行了大半天。傍晚的時候,素習緣在碧落江畔一座叫臨江鎮的小鎮落下雲駕,問明了首陽城具體方位,在這裏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歸鄉思切的素習緣又繼續向首陽城飛去。

傍晚的時分,離得還有很遠一段距離,素習緣就已經能看見那矗立在大地上綿延數裏的首陽城城邦,看著近在眼前的家鄉,素習緣激動萬分的同時又不由感慨道:“唉,當年去天佛鄉拜師的時候整整行了半個多月,而如今禦使著雲駕兩日便行完了全部路程,這果真不是凡俗之人能想象的。”繼續飛行了片刻,素習緣在離首陽城一裏外的一處密林中降落,收起雲駕而後沿著官道向首陽城步行而去。

進了城,素習緣沿著記憶中的路向城主府走去。一路走來,整個首陽城並沒有多大的變化,還是如同當年那般喧鬧繁華,隻是很多人已經認不識了,而街上的行人也沒有一個認出這位長得眉清目秀、清新俊逸穿著茶褐色僧衣的年輕人就是當年那個被天佛鄉收為弟子的城主家的二公子。

城主府外,離得有四丈遠,素習緣便停了下來。望著眼前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府邸,素習緣內心思緒萬千、心潮澎湃,百感交集:“也不知道爹娘怎麼樣了,身體是否安康;大哥又是否娶妻生子了。”憑著他修行這麼多年的心境竟是不敢再往前邁出一步。

這時,一頂轎子在府門外停了下來,站在府門口的一個家丁連忙跑上前去幫忙掀開轎簾,從轎子中走出一名二十來歲的青年男子,那男子身著一襲繡綠紋的紫色長袍,外罩一件亮綢麵的乳白色對襟襖背子,蓄著短須長得是器宇軒昂,相貌堂堂,仔細一看竟與素習緣有幾分相似。

“大少爺!”守在門口的家丁護衛齊齊像這名男子鞠了一躬道。

男子嗯了一聲,邁步就要向府內走去。

“大哥!”一聲包含著諸般味道的聲音響起,此時素習緣已經認出這男子就是自己的大哥素習軒。

聽到這個聲音,素習軒渾身一怔,扭身向素習緣這邊看來,當看見素習緣時,素習軒愣了愣,仿佛不可思議又帶著不敢確認的語氣問道:“你……你是……”

“大哥!是我呀,我是習緣呀!”

“你是小弟!”聽到這話,素習軒終於確認了眼前之人就是自己的小弟,快步走來,一把將素習緣緊緊抱住,激動的道:“好、好!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素習緣也是激動抱住自己的大哥。

鬆開了素習緣,“走,先進去,邊走邊給大哥講講這十幾年你在天佛鄉過的怎麼樣,爹和娘早盼著你回來了!”素習軒邊說邊拉著素習緣往府裏走去。

早有家丁進去稟報過,半路上素習緣就遇見了聞訊而來的素雲山和陳氏,素習緣快步上前“噗通”一聲就跪在二老麵前:“爹,娘,不孝兒素習緣回來看你們了!”

“快,快起來,讓娘好好看,嗯,長高了也變瘦了……”早已熱淚盈眶的陳氏連忙扶起素習緣道,一旁的素雲山也是老眼噙淚上前抓住素習緣的手:“嗯,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走進屋再說吧,來人哈,趕緊準備一桌齋宴。”

席間素雲山和陳氏不停的詢問素習緣這些年過的怎樣,在天佛鄉修行的好不好,當素習緣告知二老自己一切安好,修為也即將達到蓮台境(雖然二老不懂這些)素雲山和陳氏才放心,當然素習緣沒有告訴爹娘的是,自己到如今還掛著雜役弟子的身份。這一頓飯一直持續到深夜才結束,素習緣也得知自己的大哥早已娶妻,連孩子都已經三歲了。

素習緣住的還是小時候住的那間房,推開房門,屋子內一層不染,顯然這些年一直有人打掃,所有擺設也都和當年離開時一樣沒有任何變化,這令素習緣大為感動。

躺在床上,素習緣久久不能入眠,胡思亂想直到天蒙蒙亮時才睡去。這時,懷裏的業火劍自行飛了出來,懸浮在床邊一閃一閃的。

“這就是你所說的家麼,感覺還不錯,還真是讓人向往呀!”望著素習緣那熟睡的臉龐,夢泠飛煙自言自語道。

素習緣這次下山回家探親,請了半個月的假,除了來回所需要用去的四天外,素習緣哪裏也沒去一直呆在家裏陪伴著父母親,享受著久違的家的溫暖。

在家的最後一晚,素習緣同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一直持續到深夜。第二日一大早,素習緣便啟程返回天佛鄉,臨別時,素雲山關照道:“習緣呀,以後能不回來就不用回來了,家裏有你大哥照料著不會有事的。畢竟你現在是天佛鄉的弟子,出家人講究斷除俗世塵緣,你老是往家跑,免不了會挨師長訓斥的。有什麼事就寫信回來就行了!”

素習緣勉強答應,出了城駕雲向西飛去。

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還能回來,也許再也沒有回來的機會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