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山(1 / 1)

還沒成為羅漢之前,他是個和尚,一個小和尚。

他有師父,師父住在廟裏,廟在山上。

山是高峻的,終日山風凜凜,冬酷寒,夏酷熱;後山果園結的桃子是苦澀的,在那裏安家的幾隻猴子瘦得就像那伸出懸崖的枯枝,他經常於大雪時把它們帶回廟中取暖。

然,他是健康的,不諳世事的小和尚,有一天也感覺到苦悶了,青燈苦禪壓製不了心魔,晨鍾梵音動搖著佛心。他尋求解脫而不可得,他要向師父證道。

師父的禪室中永遠是那麼清靜,一進入這裏就如在春天的早晨,坐在山石上,聽著泉水叮咚。

禪室中有煙,淡淡的,似乎是檀香,但屋中卻沒有燃香;煙渺渺的,色作青灰,一絲一縷,纏綿悱惻,流連不去,讓室中的一切都模糊起來,恍惚如同夢境。

但師父的臉卻異常的清晰,豐隆的額頭,挺直的鼻梁,白麵微須,臉上的皺紋細微而精致,早晨的天色已經大亮,禪室內卻似乎隻有師父的臉在放光,那月白的光頭,晶瑩溫潤,發出目光可見的毫芒,如明珠,似美玉。

師父溫文爾雅,笑得雲淡風輕,微微翹起的嘴角,有一抹羞澀的秀氣。——可想知,師父當年必定是個絕色美男子!

“師父,眾生皆苦,我最苦!”

小和尚盤膝而坐,低眉合十。

打開窗,窗外飛瀑鳴響,師父笑若拈花,他的指纖長有力,隨風而動。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他擰眉苦思,粗重的眉峰間是一片混沌。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師父笑了,笑容裏有說不出的瀟灑,如同文士風流;他的笑容是倦倦,卻又飽含著熾人的火熱。這個出家人年輕時必定飄灑英俊無匹,卻不知為何出了家?

“你要下山?”

小和尚身子一震,腦中突然竄起一股清氣,俯首道:“請師父允許!”

師父仰望天際,窗外山巒呼嘯,雲卷雲舒,他揮了揮衣袖,月白的袈裟如同一襲綿薄的月色,似流水微風。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你去吧!”

小和尚拜倒在地,淚流滿麵。

……

山是高峻的,廟在頂上,須仰望才見,他漫聲長吟,聲遏流雲,甩一甩衣袖,在月光下,那素白的袈裟帶起朦朧的波瀾,不驚不乍間,隨風而逝。

下山,那一年,他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