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為,在家庭生活中,夫妻講話可以直來直去,開口就說,不必講禮貌;還有人認為,講禮貌是虛偽的。這當然是一種誤解。語言的文明、親切,反映了人的一種修養和素質,也說明人的知識層次,既不是虛偽、客套,也不是可有可無。試想,妻子生病吃藥,丈夫馬上送來一杯溫開水,妻子吃完藥,對丈夫微笑著說“謝謝”,這難道不合情理嗎?丈夫聽了,也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令妻子滿意的事。所以,在夫妻之間,應當提倡這種說話方式,隻有讓這種方式在家庭中紮根,才會形成一種和睦親切的氣氛。第三,多問句“你看呢?”是夫妻和睦相處的潤滑劑。夫妻雙方在商量事情時采取這種方式,不是顯示自己要把意見強加於人,而是使對方感到,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它不帶有任何強製性。假如對方不同意,因為自己是同對方商量,也不會感到尷尬、生氣或者發怒,大有退步之地。比如,“晚上我們打算去看電影,你看去哪個影院比較好呢?”這種語言表達方式,使對方不得不考慮回答你的問題,而且在一般情況下,會達到你的目的。
夫妻間商量事情,養成問一句“你看呢?”的習慣,既不是故作姿態,也不是形式主義,而是夫妻互敬互愛,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平等均衡的體現。誠然,夫妻間的天賦、學曆、才能和對社會的貢獻、家庭的影響各不相同,但這不應該成為在家庭中地位高低、作用大小的砝碼。夫妻都是家庭中的普通成員,各自與對方一起對家庭負有同等的責任。在處理家庭事務中,一樣具有對等的權威。所以說,在家庭生活中,隻要你向愛人多問幾句“你看呢?”就會在愉悅的心境中決定取舍,這也許是幸福家庭不可缺少的調節劑。
第四,使用安慰式的語言,是夫妻雙方患難與共的真實寫照。現實生活並不都是鮮花和綠茵,當夫妻一方生活中遇到不幸,或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失敗,這時,另一方要以安慰式的語言進行勸導,給予鼓勵,使對方不致於過分傷心,而且鼓起勇氣,振作起來。
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凡爾納在未成名時,多次投稿都被退回,氣得他要把書稿扔進火爐。這時妻子對他說:“親愛的,你再投一次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他再投了一次,結果被采用了,而且一舉成名。
第五,多使用委婉語言是避免夫妻難堪、加深感情的一種有效方法。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夫妻說話不要使對方感到難堪、掃興,特別是在眾人麵前,說話更應尊重對方的自尊心。比如,妻子買了新衣服,興衝衝地問你這件衣服是否好看時,如果你覺得不好看,直接說出來會使妻子不愉快,此時,你可以說:“你那件衣服比這件好看。”這樣就委婉地說明了你對這件衣服的態度。
夫妻朝夕相處,生活中難免會發生矛盾,但即使鬧矛盾了,也不能怒不擇言,隻要一方注意使用委婉的語言,就會避免爭吵,改善家庭氣氛。另外,如果遇到對方責怪,隻要責怪的有理,自己應該認錯;倘若責怪的無理,自己也應該忍耐。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大多數夫妻爭吵,是由於一方責怪,另一方反責而引起的。要知道,對方之所以指責你,說明心中已經不快,此時你再反唇相譏,就如火上澆油,勢必使對方的情緒更加惡化。
總之,以上這些方法,表現上看是語言表達的技巧問題,實際上是夫妻雙方根本態度問題。也就是說,夫妻間的談話技巧,首先要取決於彼此的真摯感情。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諒解,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隻能是虛情假意。所以,夫妻之間的語言表達隻有在此基礎上進行,並且不斷提高對話的藝術水平,才能使愛情不斷深化和發展。
【卡耐基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