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出水芙蓉(1 / 2)

楊家鏢局內府,陸君躺在屋內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借著剛剛恢複的一些力氣慢慢坐了起來。床頭的櫃子上,隨身攜帶衣服幹糧的的布袋靜靜地擱在那裏。陸君低頭看了看身上早已換上的幹淨衣服張嘴苦笑了一下。身上的衣服雖然不是新的,但也是用上好的布料做成。陸君總覺得這衣服套在身上不自在,他還是喜歡那件青布棉襖,那是他母親去世之前為他做的,穿在身上就能感覺到母親生前那慈愛的目光。

隨手打開櫃子上的布袋,幾件舊衣服已被洗的幹幹淨淨摞在那裏。陸君翻了幾下沒有找到那件棉襖。“咦”陸君一聲輕歎,手指觸到一塊硬邦邦的石板樣的東西。從布袋的裏麵把這個東西掏了出來,陸君忽然記起了以前離開家鄉的時候,母親對他的交代。

拿著手中的東西,陸君仔細了端詳起來。這是一塊巴掌大小的長方形牌子,不知道是什麼材質做成的石牌正麵通體暗紅色,四周雕刻著一些花鳥蟲魚的圖案,牌子中間一道道金紅的符文組成一個神秘的圖案。反麵與正麵截然不同,通體玄青色,隻有中央刻著四個細小的篆文:九天玉闕。

看著這塊牌子,陸君記起自己初次離開家鄉時母親交給他這塊東西時給他的叮囑。陸君原本是生活在金陵地域極南部的一個大山中的農戶人家,父親是一個農民,平日裏除了把自家田裏的活做完,還經常進山打些野味改善一下家裏的夥食。母親是一個賢惠的農村女子,嫁給陸君父親後除了幫著幹些地裏的活外,還編些竹簍、木筐,並把那些家裏吃不完的動物的肉做成醃肉讓陸君父親拿到就近的小鎮上換些油鹽。說起來這樣的日子雖過得清貧但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

隨著陸君年齡漸漸的長大,家裏又多了一口人,陸君又有了一個妹妹。小妹妹陸雪玲的誕生給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增添了更大的負擔。但是全家上下都很寵愛玲玲,陸君更是小小年紀就跟隨父親下地做活,進山打獵。閑暇之餘,他最大的樂趣就是抱著妹妹坐在家門口的山坡上看夕陽西下,不知名的鳥兒朝大山飛去乳燕歸巢的情景。

可是這樣的光景並沒有持續多久,有一年大旱,家裏的餘糧已經剩下沒多少了,而地裏的糧食幾乎絕收。一家人很難吃上一頓飽飯。常年的操勞讓陸父換上了隱疾,經常臥病在床,這讓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看著漂亮可愛的妹妹一天天瘦了下去,父母愈發蒼老的容顏,陸君提出要去大山外麵闖一闖。父母沒有太多的堅持,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連他們也無力在支撐這個家庭,於是便答應了。臨行的前一晚,母親為陸君熬夜縫製了一件青布襖子,並把家裏僅有的十多個銅板和一塊石牌交給了他。

母親告訴陸君,餓了就用銅板在路上買些吃的,省著點花能到山外的鎮上。而那塊石牌是家裏祖傳的東西,她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隻是聽以前的老人說,這塊石板是她們家的先輩們留下來的,好像是當年她們家有一個出家的先祖之物。當時有好幾塊,到她這一輩就剩下這麼一塊了。並讓陸君好好保管著,說不定那天困難的時候能換幾個銅板。

陸君肩上背著布袋子,手裏攥著那幾十個銅板,看了一眼父母和妹妹三人站在家門口眼淚汪汪的樣子,當時心裏一陣酸痛並發誓,出去一定要多掙錢回來報答他們,然後一步步的朝大山外走去。

五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陸君已經由原來的毛頭小子長成了一個十七歲的小夥。幾年的時間他省吃儉用攢下了一些銀兩。他打算回家了,這些銀兩足夠一家人平靜富足的生活一輩子。尤其是想到妹妹,陸君在心裏發過誓這一輩子不讓妹妹吃苦受累。

當陸君從鎮上走了幾天幾夜回到熟悉的大山時,他卻發現,低矮的茅屋,破爛的木門依舊還是他剛離開時的模樣,可是他的家人卻不見了。

陸君走遍了整座大山,喊啞了嗓子,但是他聽到的隻是蟲鳴和鳥叫。他發瘋的奔走在每一條山道上,跌倒了再爬起來,再跌倒了。終於當他累了,沒有一絲力氣的時候,他強迫自己接受了眼前的事實,父母和妹妹真的死了麼?他的心仿佛像被人撕開了一樣痛楚。

幾天後陸君走出那幾件茅屋,關上門又一次像山外走去,他記得母親曾說過,他有一位遠房親戚在金陵城。於是他便一路打聽著來到了金陵。

重新放好手中的石牌,想著以前的那些事,陸君此刻剛恢複過來的身子又哆嗦了幾下。屋內更加的昏暗了,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了。陸君掙紮著從床上站了起來,朝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