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要點因生長勢中偏弱,行距可適當縮小,采用單蔓式整枝。適於新疆種植
新蜜4號
品種來源新疆農科院園藝所從原綏定縣農家品種中,經係統選育而成。原代號為7831。
特點果實卵圓形,成熟時金黃色,密布網紋。肉質白色,細脆多汁。中心含糖量在13.5%-15%。在新疆生育期85-95天。單瓜發育期40-44天。一般單產2000公斤左右。較抗疫黴病。
栽培要點該品種結實率高,宜在肥沃的土壤種植,澆水宜用井水,不澆渠水。嚴防串灌、漫灌,切忌跑水和低窪積水,否則後期易裂果。適於在烏魯木齊、昌吉、伊犁、喀什等地種植。
新密5號
品種來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農科所用網紋香與老鐵皮雜交選育而成。原代號為102-2。
特點果實橢圓形,大小中等、皮青黃色,全網紋,肉桔紅色,種腔小,耐運輸。較抗枯萎病。在新疆生育期100天。單瓜重2.5-4公斤,含糖量平均12.8%-13.5%。一般每畝單產2500公斤左右。
栽培要點適於新疆五家渠及北疆等地種植。
新密雜6號
品種來源新疆農科院園藝所用加格達紅肉為母本,芙蓉為父本雜交育成的雜交種。原代號為8501。
特點主蔓長2.5米,果實近卵圓或橢圓形,果肉桔紅色,皮較硬,耐運輸。生育期95天左右,單瓜平均重2.2公斤。含糖量在13%左右。
栽培要點在新疆行株距為2米乘以0.4米。適於新疆哈密、昌吉、五家渠、石河子種植。
新密雜7號
品種來源新疆農科院園藝所和哈密地區農業科技開發研究中心用加格達紅肉與皇後雜交而成的雜交種。原代號為8601。
特點主蔓長2.8米,果實長卵形或長橢圓形,果麵黃綠色,果肉桔紅,肉質鬆脆。果皮較硬,耐運輸,平均單瓜重3.5公斤,含糖量在11.5%左右。在新疆生育期110天,輕抗甜瓜疫黴病。畝產3000公斤。
栽培要點在新疆每畝700-800株,行株距2-2.5米乘以0.4米。適於新疆自治區的哈密、昌吉、五家渠、石河子等地種植。
新密雜8號
特點果實橢圓,果麵黃透紅,果肉紅色。肉質細脆。平均單瓜重2公斤。含糖量13.5%左右。生育期在新疆南疆為88天,北疆為98天。較抗白粉病。每畝單產2000公斤。
栽培要點在新疆行株距(1.75-2.25)米乘以0.4米,每畝750-950株,成熟前7-10天,控製灌水,以防裂果。適於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炮台墾區種植。
新密雜9號
品種來源新疆農科院園藝所、新疆葡萄瓜果開發研究中心用K1-1與黃蛋子雜交而成的雜交種。原係號為黃醉仙。
特點果實高圓或稍橢圓,果麵金黃色,果肉青白色,肉質細軟。生育期在南疆77天,北疆88天左右。平均單瓜重1.5公斤。含糖量在13%左右。中抗甜瓜疫黴病。每畝單產2500公斤。
栽培要點在新疆行株距(1.75-2)米乘以O.4米,每畝為800-950株。適於新疆烏魯木齊、昌吉、庫爾勒、鄯善等地種植。
冀蜜瓜1號
品種來源河北農業大學園藝係用81-30作母本,抗選101作父本進行雜交,經選育而成。
特點子蔓、孫蔓坐瓜、坐瓜率髙且整齊,葉片近圓形,平展,葉色淺。果實近圓形,金黃表皮上有稀疏網紋,果肉淺綠色,肉厚3厘米左右。單瓜重1公斤左右。在河北省屬早熟品種。生育期86-90天,從播種到坐果45-50天,坐果到成熟30-32天。植株生長勢強,對濕度較大、溫差較小的生態環境適應性強。現蕾開花早,坐果容易且整齊。果實發育快,在中等肥力的地塊上種植,一般畝產2250公斤左右,最高可達3000公斤。果實酥脆多汁,含糖量14%左右,最高可達17%。果實韌性好,抗壓力較強。對白粉病、霜黴病、炭疽病和枯萎病有較強的抗性。耐病毒病。較耐旱、耐瘠、耐鹽堿、耐貯運。
栽培要點在河北省育苗多在終霜前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方式,也可高畦覆地膜直播,播前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餅肥5公斤、過磷酸鈣75公斤左右。每畝密度1300-1500株。采取2蔓或3蔓整枝,單株留瓜1-2個,澆水1-3次,果實膨大期需水量最多,要注意及時澆水,果實成熟時控製澆水,以促早熟,提高品質。坐果後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於河北全省瓜區種植。
冀蜜瓜2號
品種來源河北農業大學育成。
特點生育期90天,子、孫蔓坐果,早熟種。果實圓形,密布網紋。果肉淺綠色,細而多汁,醇香,折光糖含量13%-16%。單瓜重1.5-2公斤,單株留瓜2個。抗病,適應性強,耐濕熱,坐果整齊,容易栽培。畝產2000公斤左右。早春露地或覆蓋栽培。
新疆黃蛋子
品種來源30年代引自原蘇聯,原名“女莊員”。
特點全生育期75-85天,果實發育期33天。果實近圓球形,果形指數1.06,平均單瓜重750克。成熟後果皮金黃色,表麵光滑。果肉白色或淡綠色,厚3厘米,肉質沙軟適中,汁液中等,濃香,折光糖含量14%以上。品質中上。胎座黃色,種子黃白色,千粒重55克,單瓜種子數380粒。成熟時果柄自然脫落。單株結瓜2-3個,畝產約2000公斤。較耐貯運,抗性較好,適應性廣。
適於新疆昌吉、呼圖壁、安寧渠等地及北疆其他地方栽培。
甘肅鐵蛋子
品種來源40年代初從新疆引人的黃蛋子,經過當地栽培馴化,某些性狀已有變化。特點在蘭州為早熟種,因當地氣溫較低,生育期比新疆長,全生育期約100天,果實發育期45天。果實較小,扁圓,果形指數0.97。單瓜重500克左右,最大600克。果皮綠色,成熟時轉黃,貯藏後變橘黃,近臍部及蒂部有細裂紋。果肉淡綠近白色。肉厚2.4厘米,質軟,汁液中等,清香,折光糖含量13.4%,品質中上。種子灰白色,千粒重40克,單瓜種子數500餘粒。單株結瓜2-3個,畝產1500-1750公斤。抗病性好。
適於蘭州、臨洮、武威、高台一帶栽培。
河套蜜瓜
品種來源內蒙古河套地區磴口縣40年代從外地引人黃蛋子類型的瓜,經當地農民栽培選育而成的地方優良品種。
特點早熟品種,生育期100天左右,果實發育期47天。果實闊卵圓形,單瓜重750克。果皮橙黃色。果麵光滑。果肉淡綠色,適期成熟時肉質細而酥,折光糖含量在14%以上,濃香、甘甜、爽口。耐貯運。抗枯萎病,但不抗炭疽病。
蘭甜5號
品種來源甘肅省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麻醉瓜為.母本,鐵蛋子為父本,再回交育
成的早熟品種。
特點在蘭州生育期90-100天。果實發育期40天左右。果實橢圓形,縱橫徑24.5厘米乘以l4厘米,果形指數1.7.平均單瓜重1.9公斤。果皮黃色,網紋中等,果肉淺綠色,肉厚3.5厘米,肉質柔軟,汁液豐富帶酒香,折光糖含量11.7%,最高13%,種子黃色,千粒重45克,單瓜種子數427粒,品質中上,不耐貯運。
栽培要點適於甘肅省種植。
黃醉仙
品種來源係新疆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和新疆葡萄瓜果開發研究中心合作育成的早熟品種。
特點生育期77天,果實發育期35天,瓜圓球形或高球形,果麵金黃色,第一批瓜網紋細密,平均單瓜重1.5公斤。果肉淺綠色,厚3.5厘米,肉質細軟,汁液豐富,濃香宜人。折光糖含量平均15%左右。易坐瓜,單株結瓜2-3個,畝產2500-3000公斤,比黃蛋子增產15%-35%。中抗疫黴病。
栽培要點適於新疆吐魯番、鄯善、昌吉、呼圖壁等地種植。
大慶蜜瓜
品種來源大慶師範專科學校育成。
特點在大慶生育期100天以上(苗齡35天)。果實圓球形,淡黃皮,網紋中等,單瓜重1公斤左右。果肉白色,質軟,甘甜多汁,折光糖含量14%-16%,畝產約2000公斤。
伊麗莎白
品種來源從日本引進的特早熟品種。
特點在新疆及珠海生育期僅70天。果實發育期30天。果實圓球形,果皮黃豔光滑,單瓜重500-600克。果形整齊,坐瓜一致。果肉白色。肉厚2.5厘米,肉軟質細,多汁微香,折光糖含量13%-15%。肉色淡黃,種子黃白色。單株結瓜2-3個,畝產1500-1750公斤。抗濕、抗病,但不抗白粉病。為特早熟品種、經濟效益高。
栽培要點適於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近郊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