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1998 第二百七十章 古老的陣型(1 / 2)

“嗯,看來他們不但反擊比較出色,陣地戰進攻的能力也不弱呢。”約翰遜臉上早已經失去了輕鬆的笑容,緊皺著眉頭想著:“前兩場22號(聶飛)是他們的中場核心,也確實顯示出了一個中場核心的價值,但是今天他們卻更多的把球集中在了8號(馬天)和6號(黎民)的腳下,難道他們有這麼多可以充當中場組織者的中場隊員嗎?不太可能吧……但是偏偏這兩名球員的組織能力似乎還很強,剛才那個丟球就是從這兩個人的腳下發起的……”

約翰遜疑惑的想著,他哪裏知道聶飛是在去年十強賽中才逐漸成為中國隊的中場核心的,以前中國隊中場平行站位,主要進攻的發起者就是兩個邊前衛馬天和黎民,所以中國隊這場比賽改變了戰術卻並沒有引起球員執行中的困難——對於由兩邊發起進攻,中國隊的隊員們甚至比現在的戰術還要熟悉一些。

賽前丹麥隊針對中國隊戰術的種種布置,比如控製聶飛的拿球次數,切斷聶飛與郝棟高楓的聯係,增加前場的逼搶,進攻打成功率……等等等等全部落了空,經過法國和南非的教訓,約翰遜認為自己已經摸清了中國隊的所有戰術,實際上如果上一場南非隊采用了這場比賽他的布置的話中國隊肯定不會贏下那場比賽,可惜的是,貝尼特斯從來都不缺乏戰術。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中國隊集訓的時間也接近三個月,雖然大部分時間隻是零零散散的在聯賽的間歇期集訓上幾天,但是足夠讓貝尼特斯將自己的戰術演練出幾套來了。

經常訓練的就是前兩場中國隊使用的壓縮對方進攻空間,利用快速敏捷的反擊的戰術,貝尼特斯知道以中國隊的實力在世界杯上絕對屬於弱旅一級的,防守至關重要,所以他重點演練了防守反擊。但是貝尼特斯也知道,光靠防守,贏不了比賽,尤其是在必須要勝利或者必須要進攻的情況下。

現在中國隊的戰術就是這套,兩名中後衛守在後場,盡量不越過半場,在他們麵前是李鋼這個跑動積極的後腰,李鋼前麵則是馬天和黎民輪番組織進攻,他們壓上的次數也不多,一個上去一個就要留在後麵防止對方的反擊,聶飛在前場能拿球進攻就拿球進攻,不能拿球的時候就通過自己的跑動來牽扯對方的防守精力,吳繼英與孫承海兩名邊後衛大膽前插,在進攻的時候成為邊前衛甚至邊鋒,中路是郝棟與高楓。

這套陣型有一個很古老的名字:“W.M”陣型!

要說這是“W.M”陣型也不正確,因為真正的“W.M”陣型相當於現在的三四三,是英國人契普曼在1930年創造的,這套陣型讓英國人稱雄世界足壇二十餘年,一直到普斯卡什率領的匈牙利隊用四前鋒陣型兩次橫掃英國隊之後才逐漸的走向沒落,貝尼特斯的這個戰術更象是一個反過來的“W.M”陣型,在兩個邊後衛大膽前壓之後中國隊的中場隊員一直保持在六人左右,這樣使得他們在中場更容易的占據優勢。

作為北歐球隊,丹麥隊身體素質出色,也擁有著技術出色的球員,如果一板一眼的和對方對攻的話,那麼中國隊就算能夠以速度在一段時間內占據優勢,但是在對方的整體能力麵前也不可能支持整場。而且貝尼特斯作為一名擁有強烈自尊心和驕傲的教練,也不願意打平將希望寄托在飄渺虛無的抽簽上,他要用一場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勝利來為中國隊搶到那張十六強的門票。

所以他才製定了這套戰術,雖然這套“W.M”陣型隻要是熟悉一點世界足球進化史的球迷都知道,但是畢竟時代太過久遠了,很少有人能夠隨時想起這套古老的陣型。更別說貝尼特斯還加了變化,約翰遜並不是什麼特別出色的教練,貝尼特斯賭的就是對方會被這套陣型所迷惑,從而在上半場就占據優勢,獲得比分上的領先,然後在下半場再回到熟悉的道路上來。

從迄今為止的比賽來看,他的冒險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雖然一開場的丟球是他沒有想到的,但是很快扳平比分證明了丹麥隊確實對中國隊的這套打法太不適應了。

****************************************************

第二十三分鍾,丹麥隊小勞德魯普拿球後漂亮的晃過範將軍,但是回防的馬天馬上糾纏住了他,雖然小勞德魯普很快的擺脫了馬天,但是他麵前已經築起了一到堅實的城牆,小勞德魯普隻得將球回傳給身後的哥哥,大勞德魯普在李鋼的糾纏下一腳遠射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