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是我二十年來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論文選編。其中最早的一篇,是1993 年發表的《漢賦與賦詩製度》,實據本科畢業論文刪裁而成,若自彼時算起,距今已近三十年,雖然稚拙,畢竟也是一份曆史記錄,其論點還為當時的《新華文摘》所摘錄。

最晚的一篇,是今年發表的《“古文辭”沿革的文化形態考察》,那是參加2010年12 月在中山大學舉辦的“《文學遺產》論壇:明清詩文的文體記憶與文體選擇”提交的論文。本人心手鈍冥,集中論文大半都是賴學術會議的交稿期限催生出來的。時邁不停,日月電流,不知不覺中,竟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真正的學術研究尚未開始,心中難免焦慮。記得業師章培恒先生在他最早結集出版的《獻疑集》“自序”中,嚐引龔自珍“東塗西抹迫半生”說明何以萌發編選論文集的念頭,老師的人生經曆與學術成就非餘輩可及,然那一份自警,卻也成為我嚐試通過編集檢視自己學道得失的動力。

之所以揀選這些論文彙為一編,除了覺得可以反映筆者這麼些年來在中國文學史領域相對集中的興趣與習得,還由於它們基本上皆圍繞著這樣一個目標,盡管貫徹得並不理想,即試圖深入中國曆史上極為豐钜而獨特的文化形態,建立對諸多文學事象(包括在域外產生的影響)的考察與闡述,即便是從單一的作家、文體、現象入手,亦希冀在展開的文化構造關係中,探究並顯現其相對長時段的生成、演化軌跡及重要關節轉捩。這倒不是說自己向來有這般意識,毋寧說,這樣的目標是由研究者身處的研究史所塑造的。在我開始學習如何進行古代文學研究時,正值文化熱,文化研究的持續傳入以及史學觀念的漸次變化,對於我們的知識構成具有相當深刻的影響,當初在章先生指導下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明代福建地區城市生活與文學》,就是這方麵的一次實踐。與此同時,隨著學界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自覺反省,人們日益強調尋求本民族文學自身的內涵、特質,構建國人自己的學術話語,這至少亦促使我們將視野拓展到古代文學所存在的文史之域,重新檢討傳統文學的邊界、生長語境及其構成方式,力求在一個更為深廣的層麵觀照其內在演變的曆史過程,並據以重建過去與今天的聯係。按照我的理解,章先生倡導的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就賦予了文學史研究這樣的視點與立場。

近年來,我將相當一部分精力投注於中國文學史編纂的學術史研究之中,對與近代人文學科相伴而生的文學史學術體係如何在外來知識與傳統經驗的衝突、調適過程中,逐步確立其自身的品格,又如何在各個時代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形成各階段鮮明的敘述模式,有了稍更詳切的認識。“五四”以來,以胡適為代表的“曆史的文學觀念論”主張及其文學史實踐,依據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進化論史觀以及新的文學價值觀念,完成現代學術立場的轉換,無疑最能顯示劃時代的意義,可以說,它成為此後相當長時期人們構建新的中國文學史的基盤,影響至今猶存。

不過,如今也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在總結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發展成就的同時,從各個方麵揭示這種曆史建構於文學史實態及傳統文學批評帶來的認識局限。這種省察自然體現了曆史觀念的進展,而讓我們思索究竟應該怎樣理解和把握再現真實的過去的任務。現代的文學史家援據實證史學尋求曆史的客觀性,實際上卻無法擺脫當時文化語境下曆史敘述的構成性,包括對史料的選擇,麵對這樣的困擾,不如正視研究主體與研究對象之間的依存關係,這也正是為什麼我願意在書名中采用“敘事”這一語彙,來表述集中所論是我一己之曆史體驗與言說,當然,這與趨近曆史真實的追求並不矛盾。

論集共十三篇論文,皆已在各專業刊物公開發表過,此次收錄,基本保持原貌,個別地方略有修訂,博士生侯榮川君費心統一了注釋格式。當初這些論文的撰寫、修改與發表,得到過眾多師友的幫助,現又承蒙複旦大學出版社領導的支持,得以結集印行,責編張旭輝先生為之付出許多辛勞,借此機會,謹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2012年11月31日於複旦光華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