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天譴(一)(2 / 3)

送給他這本書的老頭子曾經說過:“金丹可以廣傳天下普度眾生,但是不可逐利,更不可沽名釣譽,若是煉丹之人唯世人所知,立遭天譴,絕無幸免,切記,切記。”

林東並不是什麼天才,用那老頭子的話說簡直是愚鈍不堪,書本拿在手上已是五年有餘,林東竟是連一粒金丹也練就不出來,之所以把書傳給他完全是按照先人製定的某種讓人可笑的規則,凡在金年金月金日正午時分,於多水之處遇見正在出恭之人,便可贈金丹之書與斯。

於是在五年前的那個中午,躲在湖邊拉稀的林東一回頭看見一個笑眯眯的老頭盯著自己的屁股在看,林東很生氣,任是脾氣再好的人也不會喜歡出恭的時候有人來打擾,可是一來當時的出恭大業正進行在緊要時刻,二來他發現即使他想立即結束出恭和這老頭理論一番也沒那麼容易,因為他根本沒帶手紙。

林東本打算趁著四下無人,找些樹葉之類的天然手紙解決問題,但他沒有考慮到自己躲在隱蔽之處出恭會被人仔細的觀察,這樣一來即使林東的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當著老頭的麵拿樹葉擦屁股。

於是他隻好忍耐下去繼續自己偉大的事業,盡量不去理會一旁驚喜不已的老頭,再後來老頭給了他一本手抄本的古書,又交代許多莫名其妙的事宜,唉聲歎氣的走了,嘴裏嘟囔著什麼天意弄人之類的話。

直到老頭給了林東一本厚厚的手抄本古書,林東才尷尬的發現自己原來是錯怪了好人,雖然這老頭的行為實在太過猥瑣,不值得向全社會宣傳推廣,可畢竟這古怪的老頭解決了自己出恭卻沒有手紙的問題。

打從那時候起,打工仔林東就成了千單方這神秘古籍的傳人,林東雖然在煉丹方麵沒有任何天賦,可是他的腦子還算靈活,另辟捷徑,林東硬是把原本煉製丹藥的藥材配方製成了藥丸。

煉丹師不同於普通的中醫,煉丹所用的藥材在入鼎之前需要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泡製,煉製初級丹藥所需的藥材實際上和普通的中藥沒有任何區別,可是為什麼這些藥材在煉丹師的手中經過加工可以製成藥力絕頂的金丹,而在普通的中醫手中隻可以用於治療下小小的感冒呢?

原因很簡單,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哪怕是一粒塵埃,一株花草。同一種藥草,秋季采摘和夏季采摘的藥性不一樣,采於清晨和采於傍晚也會造成藥性上的差異,儲存於陶器亦或者儲存於金屬器具之中也會造成藥性的改變。

煉丹師便是掌握了藥材其中變化奧妙之人,他們巧妙地運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細密調配,從微小之處入手,組合出完美的藥材搭配方案,百煉成丹。

林東正是利用煉丹對藥材搭配萃取的苛刻要求,製造出入鼎之前的丹藥原型,雖然這些藥未經煉化,效果也和煉化後的金丹有著天差地別,可畢竟是精心秘製,比起現如今市麵上出售的中成藥強了不止千百倍,落在從未見過真正金丹的普通民眾眼中簡直就是仙藥。

搞清楚這些林東又用全部的積蓄在百慕大,這個逃稅天堂注冊了一家馬甲製藥公司,白鶴堂,將自己製造的金丹原型低調的銷往世界各地,靈丹一出,很快被全世界奉為絕世仙丹,無數人為之瘋狂,不惜千金求藥而難得。

更有無數的中西醫專家對這些丹藥看似稀鬆平常的配方加以反複深入的研究,想要弄清楚為什麼這些尋常藥材到了白鶴堂手中便可以發揮強大到如此藥力。

他們以為,白鶴堂出產的丹藥之中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所謂藥引,誘發這些個藥材更深一層的功力,可他們根本不知道,林東製造的這些丹藥的確有藥引,這藥引其實是對原材料采集和加工儲存環節的特殊要求,更加上原材料的泡製上也和普通的藥材生產完全不同,這些是任憑他們想破腦袋也無法弄清楚的事情,傳承萬年的製丹技術豈是兒戲,想破解,沒門。

無數高明的專家研究到最後不得不承認,這些丹藥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世間無解。

這兩年林東因為白鶴堂的聲名鵲起賺了為數可觀的錢財,但是他依然過著低調的生活,所得的錢財大多數捐給慈善機構,自己隻留下很少的一部分,每天采藥作畫,日子過得平靜而隨意。

林東不是不喜歡錢,隻是那老頭子說過,煉丹之人追求名利必遭天譴。因為這些錢財之事搞得最後人神共憤,天打雷劈,在林東看來很不值得,人需要活著才有價值,死了隻是一坨黃土,什麼也不是,至於轉世之說他更是從來也沒有相信過。

再者說,雖然他隻取了盈利中的一小部分業已經讓他的生活改善了太多,原本那個在畫廊裝裱油畫的打工仔如今已在這國內一線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車子,這些放在過去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隻是林東已近而立之年還是孤身一人,但林東認為女朋友不是個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

隻要他繼續活下去,等待他的畢將是更多的驚喜,隻要他守住秘密,不為人所知,這一切就將繼續。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雖然他自認為做的足夠隱秘,活的也足夠低調,還是沒能將這個原本他應該一直帶進棺材的秘密隱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