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萬裏奔襲營救將軍(1)(3 / 3)

紅色軍團成員綁架莫羅是為了以他為人質,交換被意大利警方逮捕的紅色軍團領袖庫爾喬。三年前,警方無意中抓住庫爾喬,並對他進行無數次審判。在法庭上,庫爾喬總是曆數意大利政府的罪惡,滔滔不絕,仿佛他不是被告,而是原告。

庫爾喬被捕後,紅色軍團組織大受損害,他們積極籌劃營救工作,均沒有成功。紅色軍團成員都意識到他們不能失去這位“領袖”,要不惜任何代價救出庫爾喬,他們先是考慮劫獄,但庫爾喬的關押地點極為機密,難以探聽到;他們又計劃在法庭審判時營救庫爾喬,但每次審判都是軍警密布,裝甲兵護衛,根本無法接近。最後,他們想出了一個狠毒的計劃:劫持政府要員,用以換回庫爾喬。他們把目標選為莫羅。因為莫羅是目前意大利最重要的政治家,政府不能沒有他;同時,這位總理深受人民愛戴,他的車疏於防範,沒有任何防彈設施,而且一貫輕裝簡從,警衛鬆弛,最容易下手。

為此,紅色軍團的成員半年來一直密切注意著莫羅的行蹤,摸準了他的習慣。他們勘察地形,計算時間,選擇路線,並進行一次次實戰演習。經過周密的準備,一舉擒獲成功。

他們將莫羅關押在“人民監獄”之中,千方百計地折磨他,要他給政府寫信,釋放紅色軍團的領袖庫爾喬。作為政治家,莫羅直到現在才真正理解了自由的含義。他承受不了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更主要的是一種求生的欲望驅動著他給政府寫信,一封比一封哀婉淒切,一封比一封痛苦絕望。但他為之奮鬥的政府並沒有給他生存的希望,理由都是國家利益、國家尊嚴和反恐怖的原則。一位政府發言人說:“我們理解莫羅的處境,但國家的立場不能改變,我們絕不同恐怖分子對話。這樣,即使莫羅遇害,也等於意大利精神上的勝利。”他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嚴格遵照著莫羅先生所製定的原則和終身奉行的信條。”也許被他不幸言中,在莫羅寫了第八十封給政府的信之後,被紅色軍團殺害了。

莫羅的死充分暴露出紅色軍團的凶殘和恐怖,也使它失去了大批的支持者。近幾年來,由於紅色軍團不斷從事殺人越貨的恐怖活動,使它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如江河日落,它那層迷人的意識形態的偽裝也被自己的行動衝刷得一幹二淨。在紅色軍團內部,也分裂成了“頑固派”和“宣傳派”。前者主張用恐怖手段從肉體上消滅一切敵人,後者則認為隻有在能真正打擊國家政權的情況下,才能實施恐怖手段。兩派各執己見,互相攻擊,甚至反目成仇,兵刃相見。這些都使紅色軍團的力量受到極大的削弱。再加上警方不斷發動攻勢,紅色軍團在很長時間內不敢明目張膽地活動了。

這次綁架多拉爾的行動可以說是處心積慮,要挽救紅色軍團樹倒猢猻散的狀況。可是對美國和意大利警方來說,他們真是如履薄冰。美國在派出反恐怖專家協助意大利警方破案後,又派遣“五角大樓”的成員來到意大利,向意大利警方提供技術援助。意大利政府在多拉爾被綁架的8小時內即成立了“緊急行動中心”,負責指揮營救工作。意大利特種部隊遵照緊急行動中心的指令,迅速封鎖了盧布爾雅那市所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他們吸取在莫羅事件中的教訓,進行地毯式搜查,挨家挨戶,連最小的疑點也不放過,但這一切並未奏效,連多拉爾的影子也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