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萬裏奔襲營救將軍(2)(2 / 3)

中央情報局對此十分感興趣。他們很快通知聯邦調查局不要再插手,並且用電話直接和隆庇諾談判。此時隆庇諾再也不敢輕信意大利情報機關了,他堅持要求美方提供保護,並要保證事後讓他合法地回到美國,他才同意去意大利見雷斯特。美國司法部同意了他的要求。

1月23日,隆庇諾在紐約肯尼迪機場乘坐阿裏塔尼亞航空公司的班機直飛羅馬,坎皮安同行。飛機一陣落,早已等候在那裏的中央情報局及意大利有關人員立即把他帶到一家旅館,那裏離美國大使館僅一街之隔。

26日深夜,隆庇諾在4名意大利警察的保護之下,鑽進了一輛白色的轎車直奔米蘭。後麵跟的第二輛車上坐著坎皮安及意大利情報官員。在司法大樓的警署裏,隆庇諾見到了雷斯特,他是專門為了這次會晤被從監獄裏提出來的。隆庇諾對這位黑手黨領袖說:“對美國人來講,找到多拉爾將軍的下落至關重要,你能幫助我們嗎?”雷斯特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隆庇諾一直通過別的途徑同他保持聯係,他早已派出手下的人尋找線索了。雷斯特的條件是:作為向意大利當局提供多拉爾被關押地點的交換,當局必須給他以更好的待遇。雙方達成了協議。並商定了通知對方情報的方式。

那麼多拉爾將軍到底被劫往何處了呢?恐怖分子將他押送到離維也納城以北48英裏的帕多瓦市,由於警察加緊搜索,使他們無法將他繼續轉移,隻能冒險在光天化日之下,把裝著多拉爾的箱子,抬進了賓得蒙大街2號的樓裏。

當多拉爾蘇醒過來時,眼前一團漆黑,他意識到自己還被蒙著眼,想用手去摘掉,卻又發覺雙手也被銬住,幸好嘴裏塞的東西拿掉了,於是他喊了幾聲。他聽到腳步聲走近,有人將他抬起,然後有人在解蒙眼的布條,突然他感到強光刺眼,一陣眩暈,他急忙閉上眼睛,又慢慢適應著睜開。

麵前站著兩個戴著麵具的男青年。多拉爾發現自己正坐在一張鋼絲床上,被銬住的手腳用一根鐵鏈鎖在床頭。放在屋中央的這張床外罩著一頂尖尖的軍用帳篷。透過卷起的篷門,他觀察著,眼光定在牆上的徽章上:紅五角星和機關槍。

紅色軍團對多拉爾進行了審判。他們要他交待北約的軍事機密,將軍緘口不言;他們讓他坦白在越南服役期間所犯的罪行,將軍於是向他們講述了自己的經曆和戰爭故事,聽得這群人既感興趣,又十分氣惱。幾名負責審判他的恐怖分子揚言如果不正麵回答問題就槍斃他。

死的念頭不時在多拉爾的腦海裏閃過。他想連莫羅都難逃紅色軍團的毒手,何況他這個美國將軍呢!但是他又深信自己的分量,知道活著的他對美國和意大利的重要性,似乎活著的多拉爾對紅色軍團也更有用處。

他默默地忍受著,一天天重複著這種無聊而又令人心碎的生活:接受審問,坐在床上麵對牆壁。當恐怖分子商議要事時,就給他戴上耳機,放著最大音量的激烈的搖滾樂,這刺激的音樂簡直要使他發瘋。

一個多月過去了,外麵的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他一無所知。但是他覺得恐怖分子的態度似乎沒有剛來時那麼粗暴了。他被審訊時,恐怖分子已不再蒙住他的眼睛,他們自己也不戴麵罩了,也就是說,他們之間已可以互見真麵,無所顧忌了。這意味著什麼?作為一個軍人,他明白這預示著死期臨近。

多拉爾的預感是正確的,恐怖分子見他身上沒有什麼有效成分,就決定不久幹掉他,甩掉這個大包袱,也讓美、意方麵丟個大臉。而美國和意大利當局正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電話鈴一響,紅色軍團宣布處決多拉爾。意大利警方在全國進行大搜捕,撒開大網,一舉抓獲了19名恐怖分子,其中包括紅色軍團的頭目恩紮尼,從中也了解到多拉爾下落的一些線索,跟隆庇諾提供的情況相吻合,但並不具體。

警方把搜索圈縮小到帕多瓦地區。

1月25日下午,帕多瓦警署的報警電話響了,值班警察拿起話筒:

“這裏是帕多瓦警署,請先通報姓名和地址。

“我願說出姓名。不過我是個粗人,姓名開頭字母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