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宮內一群人正焦急的等待消息,太子福允看著病榻之上的父皇和一旁眉頭緊鎖的母親,說道:“母後,孩兒出去迎敵,母後莫要擔心,在這安心的陪伴父皇,兒臣一會便返。”
“福允!”皇後待要說什麼,一時又語塞,而後說道:“去吧,你父皇在你這年紀時,也已是上場殺敵了,像你父皇一樣去戰鬥吧,莫要給他丟臉。”
“兒臣遵命!”太子再看了看父母一眼,旋即離開,帶著一隊東宮侍衛就往最近的南門而去。
太子離開還沒多久,北門就來報,說是攻方將領竟是北王理昭基,高喊“殺太子,救皇上”,而且反軍攻勢太強,已經將城門破了個口子,恐怕抵擋不了多久了。正在眾人驚訝語塞之時。“快叫皇兒回來!”一個聲音把沉思中的大家驚醒,竟不知這熟悉的聲音是誰發出的,待反應過來是皇上,立刻跪成一片。原來那皇上雖是昏迷,眼睛睜將不開,也不能發出聲音,但神智竟是清醒的。這會,忽然睜大眼睛,發出了聲音。
“陛下!”皇後喊道。
“快叫皇兒回來,理昭基要殺太子謀反,這個惡犬,與朕既是手足,朕三番開恩於他,沒有想到,竟行如此這大逆不道之事,速叫太子回來”。
“快,快去找太子”太傅朝宮內的侍衛喊道。侍衛們迅速出動。
“皇後,將我送於你的黃龍玉盒子拿來!”
“是,陛下!”皇後起身,往自己宮殿走,後頭跟著四個婢女。遠處的火光隱隱印到了長廊上。孫皇後想起了自己初次進宮的那情景,那年自己才十四歲,那晚也是火光衝天,印在每個人的臉上,不過,那是煙火爆竹發出的光芒。此時也是火光衝天,儼如白晝,卻是喊殺聲隆隆……
(二)
這頭,太子至南門時,雙方各有傷亡,守軍死數少於攻方,無奈攻守兩方人數相差過多,明顯守軍處於不利,正膠著著,太子一到,頓時士氣大振,太子雖貴極,但賦予重任,皇上亦是寄予厚望,從小帶在身邊,親手教養,且太子從小天資聰穎,善學好問,年紀雖輕,上至治國之道,下至文學武功無一不是精通。正待一番帶兵之才無處施展,此時指揮正酣。
“殿下,殿下,皇上已經醒過來了,宣殿下覲見!殿下!”
“父皇已經醒過來了?”
“是的,陛下已經醒過來了,第一句話,就是宣殿下前往!”
“太好了,你去告訴皇上,待我殺退反賊,馬上去見他!”
“不行啊,殿下,皇上一定要見殿下啊!說是要要事相告,恐怕是不可違抗啊!”
太子一聽,想到父皇病危,恐怕是最後一麵也並非不可能。想到此,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同大將軍理德林囑咐了幾句。便走下城樓,匆匆朝紫華宮走去。
一進內室,便跪在榻前,“父皇,兒臣萬死!”
“皇兒啊,不關你的事,是父皇大意了。理昭基是你的親伯父,先皇在時,也確曾有立他之意,不過,他為人驕橫,終失寵愛。先皇臨終前曾對朕囑咐過,不可不防於他。可他是朕唯一的同胞兄弟,朕實在是不忍心。朕登基之後,他倒是忠心耿耿,固守邊防,戍邊據敵,戰功赫赫,朕對此真是欣慰,完全失去了戒心。沒想到卻釀此大禍。”
“父皇宅心仁厚,無須自責。”
“他已串通其婿薑敖,奪得神武軍指揮權,想來是謀劃已久了。況且,這一刻時已過,左右營禁軍並未趕至,必定是出了狀況,或竟是被他們蠱惑控製住了,控製了多少,現在還不明朗。情況危急,皇兒切莫逞一時之強,父皇大限將至,但你是江山社稷的未來,不能有任何的差池……”
由於身體極度虛弱,皇帝理昭恒停頓了一會。艱難的抬起頭,掙紮著欲坐起來。太子和皇後見狀,趕緊去扶。“太傅、宰相留著,其他人都退下去吧”。
待其他人都退出之後,理昭恒環顧了床前的四人,說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京城守衛森嚴,居然被他們一夜之間突破,可見是蓄謀已久的了,我們恐怕無法抵擋得住,或者竟是滅頂之災,福允,你得逃出去。”
“不行,我不能走,皇宮正在危難之時,身為太子,不能保護父皇,還要逃走?不行!”
“聽父皇的話,薑敖手握重權,京城近半兵力在他的手中,若是其他禁衛將領能立刻趕到恐怕還有一絲生機。若是有生機,你倒是能安心逃出去,也能安全的回來,要是沒有生機,你呆在皇宮,也是無濟於事,何必作無謂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