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平要術(2 / 2)

眾人隻是各自小聲嘀咕,都沒有正麵回答。大家眼睛都看著李素素,好像她才是所有人的希望。

隻見她又走回到她來時的那個沙灘上,盤腿做下,海風吹動她的秀發輕輕飄動。她這才開口繼續說道:“接下來我用法術幫助想回家的人回家,不想回家的,也可以調養身體恢複精神。大家靜下心,聽我念誦白蓮心法的口訣......請想回家的回憶著家鄉的景物。請不想回家的睜開眼睛看著大海,或者看著我都行。”她的聲音依然是每一個人都能聽得清楚明白。但為了保險,她還是重述了兩遍。

接著,她不說話了,隻管念誦別人都聽不太清楚的白蓮心法。很快所有人都安靜了,大家的心念都不由自主好像被什麼牽製著一樣,停留在恍惚間,如夢幻般。身上的傷痛勞累都不覺得了。身邊萬物曆曆在目,卻又好似與自己毫不相幹。隻覺得陽光溫暖,天空明亮。身心有種無名的安泰。那些閉著眼睛回憶自己家鄉景物的人則越來越覺得回憶清晰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漸漸地,從李素素身邊開始,好像憑空出現一層淡淡的薄霧,彌散開來,籠罩著所有人。薄霧所及,舒適莫名。所有人都覺得心情愉快,但什麼都沒去想。忽然間,一道白光從天際直照沙灘。正好與李素素潔白無暇的衣裳相映。白光照在李素素身上四散開來,變成更濃的白霧。那些回憶家鄉美景的人隱入霧中便不見了。白霧籠罩整個海灘片刻既散去。李素素站起來,對著天空鞠躬行禮完畢。然後轉身對眾人說道,:“好了,法術完畢。該回去的都回到自己家鄉了。沒回去的也應該調養好身體了吧。

大家都覺得,經曆這次法術精神好很多,唯獨李素素自己例外。其實,她來中原之前,也聽師父說起過世間的種種狀況,讓她牢記“上德不德”的道理,不要為世間的種種事情帶來煩惱擾亂修行。她師父白蓮聖君曾經和南華老仙就一些事情爭辯。南華老仙的意思是,世間人生老病死,天災人禍,太多磨難。作為修為有成的人,應該去幫他們度過危難,獲得安生。但她師父的意思是,生老病死,本來就是有生俱來,非人力能阻攔,一味幹預,恐怕不妥。一個人所經曆的,完全取決於他自己,修真之人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做人的道理和準則,但不需要用仙法給他們帶來短暫的好處。他們的爭辯當然沒有結果,而且修真之人本來就不喜歡爭辯。後來,華南老仙就自己去了中原雲遊了十一年回來。華南老仙回到瀛洲仙島以後才告訴白蓮聖君,他把仙術《太平要術》留給了弟子張角。聖君認為此事不妥,仙書暗藏天機,倘若所持之人根基不厚,會生禍端。果然,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所以,吩咐李素素作為使者,來到中原取回仙書。但是,眼看著兵荒馬亂,生靈塗炭,誰會忍心不管。於是便有了剛才一幕。不過這些人都是凡夫俗子,別說是根基,連玄門術語都沒聽說過。所以,她隻有強加心念,用自己的法力控製眾人心念,達到需要的境界,完成這場法術。不過這樣一來,她的仙氣耗損比較多。如果順其自然,不但不會有耗損反而有增益,這就是修真需要的講究。也就是為何她師父反複強調“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意思。這是《道德經》當中的觀點,《道德經》是修真之人必看。倒不是罕見的理論,卻總被她師父強調。

她原本在仙島長大,潛心修煉哪裏見過這些世間煩心事。救人難,救人以後還要負責怎麼安排他們更是難上加難。她雖然用法術送走了不少人回家,現在留下來的人還是有很多。而且很明顯,他們都是無家可歸的人。他們需要幫助,但怎麼幫他們。李素素真的想不出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如果隻有個別人還好安排,這是潰散的軍隊,這麼多人要吃飯。沒法子,李素素隻好開始從他們當中選撥將領,然後讓他們把大家組織起來,去附近的村莊尋找一片安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