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讀(1 / 2)

作者簡介

故事以16世紀英國的生活情況為背景,講一個衣衫襤褸的貧兒湯姆·康第和太子愛德華同時出生,相貌極為相似;他們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戲劇性地互換了服裝和身份。湯姆登上國王的寶座,當了一國之主後,廢除了一些殘酷的法律和刑罰,赦免了一些無辜的“犯人”,頒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愛德華則流落在民間,經曆了君主專製統治下人民生活的種種苦難。小說通過一個虛構的故事,生動地反映了英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勞動人民生活的窮困和悲慘,反映了封建統治者的豪奢和凶殘。作品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統治者的不滿和對受苦受難的人民的同情。

馬克·吐溫(1835~1910),原名塞繆爾·蘭賀爾·克萊門斯,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說家,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雖然其家財不多,卻無損其幽默、機智與名氣,堪稱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

馬克·吐溫於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國密蘇裏州佛羅裏達的鄉村的貧窮律師家庭。他的父親是當地的律師,收入微薄,家境拮據,小塞繆爾上學時就不得不打工。他12歲那年父親去世,從此開始了獨立的勞動生活,先在印刷所做學徒,又當過送報人和排字工,後來又在密西西比河上當水手和舵手。兒時生活的貧窮和長期的勞動生涯,不但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累積了素材,更鑄就了一顆正義的心。

“馬克·吐溫”是其最常使用的筆名,一般認為這個筆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術語,“馬克·吐溫”的意思是:水深12英尺,他曾當過領航員,與其夥伴測量水深時,他的夥伴叫道“馬克·吐溫!”,意思是“兩個標記”,也即水深兩潯,這是輪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條件。

馬克·吐溫於1910年去世,享年75歲,安葬於紐約州艾瑪拉。

內容提要

本書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代表作。本文描寫王子愛德華和貧兒湯姆在一個陰差陽錯的偶然機會下,互相換了位置,王子變成了貧兒,貧兒成了王子。

貧兒湯姆穿著王子的衣服在王宮裏盡享榮華富貴,還當上了英國的新國王。而真正的王子愛德華卻在外四處流浪,不得不忍受貧窮和乞丐們的欺淩和嘲諷。在好人霍頓的幫助下,愛德華王子經曆了重重劫難,改正了自己的壞習慣,最後終於回到了王宮。

而貧兒湯姆在良心的譴責下,將不屬於自己的王位還給了真正的王子。此後,愛德華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寫作背景

馬克·吐溫首次發表這篇作品時,在封麵上寫道:“送給秀絲和克拉拉——父親”。由此可見,這是父親為送給自己親愛的女兒們而寫的書。

本書講述的故事在曆史中確有其事,貧兒湯姆可能就是愛德華六世的臣民湯姆·坎迪。他出生貧苦,但6歲就因為是“國王的好朋友”成為英“英國國王的保護者、聖公會的主持和坎伯雷特大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