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082.林石(1 / 2)

趙修文押著林石暫時住進了最近的一處郡城之中,將臨時暫時看押在了大牢之中並命令當地郡守派遣郡城的捕快衙役和郡兵們將大牢團團守護住,然後他便趕緊向朝廷寫了奏折請求支援並寫下了他對於忠親王派人劫囚的懷疑,當然他也沒有忘了順便告了嶽天心一狀。

在京城裏,正在仗著皇上給他的權力大肆將平時不順眼的官吏勳貴都抓進大牢的李光現在可謂是意氣風發,本來在朝堂上就已經實力衰弱的異己勢力再次得到了沉重的打擊。

其中被李光扳倒的官職最大的官員就是刑部尚書張好學了,張好學本來隻是一個貧家子弟,靠著自學法家學說和大周律例從一個小吏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的爬到了現在刑部尚書的高位,實在是大周很多平民子弟的榜樣,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因為和儒家向來走得不是很親近,就被李光以他當年未發跡時曾經得到林石的舉薦為由給關進了大牢之中。

而勳貴們也都倒了大黴了,大周現在還存留的勳貴要麼就是宗室國戚,要麼就是很早就已經脫離了將門係統的閑散貴族,但是李光卻仗著自己手裏有聖旨,竟然也大肆羅織冤獄,將已經和皇室走得比較遠的遠支皇族和貴族們大批大批的送進了監牢。說實話,對付這些人倒不是李光和他們之間有什麼權力之爭,而是純粹出於看不順眼而已,在李光看來,這些貴族們都是國家的寄生蟲,每年什麼都不用付出就可以從國庫裏領走一大筆俸祿,和將門一樣都是於國有害的家夥,早就應該被一鍋端掉了。

李光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對付在京城已經蟄伏很久了的泰親王,作為朝中最顯赫的貴族,泰親王在將門被打倒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上了李光的黑名單,隻不過因為泰親王手下的江湖勢力太過雄厚的緣故,李光一直不敢貿然動手,但是這也使得李光對泰親王的厭惡之情越發的濃厚了。

但是在前些日子,李光已經傳書給了他的師兄——小聖賢莊莊主、當代儒家掌門嚴錚卿,請求嚴錚卿帶領儒家武功最強的一批高手前來京師幫助他鏟除泰親王,在鏟除了泰親王之後,李光也更有理由將這批高手逐漸安插在大周朝廷的各個要害職位上,幫助儒家實現一統朝堂的願望。

而坐在龍椅上的蕭清玄對於眼下發生的一切竟然也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對於李光的瘋狂作為絲毫都沒有阻攔。

而趙修文的求援信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到達的京城。

蕭清玄在看完了趙修文上奏的折子之後,並沒有什麼表態,而是直接喚來了李光等一眾大臣,將折子扔給了他們,讓他們自己商議辦法。

再將奏折看完了之後,一眾大臣互相之間麵麵相覷,還是兵部尚書段必克首先出列說道:“啟稟陛下,微臣以為還是應該先速發大兵將林石、林劍父子押解回京為上,至於忠親王劫囚雲雲,都還隻是推測,暫時應當先不追究,而那個臨陣叛逃的嶽天心則應該全國通緝,必須繩之以法!”

作為六扇門上級衙門老大的都察院左督禦史費國忠這個時候也趕緊出列跪下:“逆臣嶽天心所屬的六扇門乃是微臣屬下,微臣犯有失察之罪,還請陛下重重責罰。”

接下來,有附議段必克的,又有為費國忠求情的,一眾大臣都開始紛紛開口。

大臣們都已經表態完畢之後,都把自己的目光瞅向了皇帝。

蕭清玄坐在榻上閉目養了會兒神,並沒有理會這些大臣,他現在已經開始逐漸不是像最開始那麼尊重這些他手下的臣子了,但是他並不因此而感到有什麼不對,反而覺得他這個樣子才更像是一個真正的皇帝。

蕭清玄還記得他小時候在禦書房有時候會看到一個白胡子的老將軍坐在椅子上和他父皇像是嘮嗑一樣的說著話,那個老將軍意氣風發,而身為皇上的先帝卻一派謙卑的樣子。

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將軍就是蕭清玄剛一上台就先扳倒的將門裏資曆最深的馮雲龍老將軍,現在這位曾經在戰場上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老臣已經早在三年前就已經在大牢之中撞牆而死了,據說他死前還在牢房的牆壁上留下了一首詩:幾年絕口不談兵,發為胡笳吹作雪。為言兩鬢已婆娑,獨有此心猶似鐵。

蕭清玄在看到這首詩的時候隻是冷笑不已,他覺得這首詩其實寫得很爛,而且至死都沒有悔改之意,顯然這位老將軍根本就沒有認識到自己錯在了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