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了深秋。
在一個幽深的群山大林裏,樹林的樹葉隨著氣候的轉變早已發黃,而這鋪上了厚厚一層落葉的樹林也為此天地披上了一道絢麗的金黃色彩。
遠遠望去,這個本該空無一人的深山老林卻有著兩道人影正在其中。
這兩道人影正是劍老人與李鉉。
劍老人仍是如同背景一般的靜靜默立一旁。
李鉉卻正在練劍,隻見李鉉運劍已然十分自如,出劍快速中帶著淩厲、厚重中帶著飄逸。劍光帶出道道虛影,將所出之劍招以刺、挑、抽、崩、攪、壓、掛不時轉換使出,雖偶爾會在變化劍招時出現一絲滯待,卻也極為準確平穩。
長期的艱苦修煉讓李鉉臉上的憊懶與自餒悄然消失,更多出了一絲堅毅、一絲自信。身體倒還是如同十五六歲的少年一般,與剛剛化形之時相比沒有任何變化。不過李鉉對此並不擔心,因為劍老人對他說過,這個身體是為了方便他練劍而催化長大,十五年後即會繼續成長,於是李鉉也不再把此事放在心上。
距離李鉉剛到此小千世界已經兩年又七個月了,這兩年零七個月裏,他每天的行程就是枯燥的練劍、練步法、聽劍老人講課,風雨無阻。
隻有準備食物,享用美食這段時間方可讓他享有片刻安寧。因為從第一天後,每當此刻劍老人就會消失。也唯有做飯和吃飯的這段時間,李鉉才能悠遊自在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偶爾興致來了也會多花些力氣,並不使用戒指空間中的食物,徑直去樹林裏自己尋找食材做菜,從而隨意的享受著這片空靈的世界。
現在李鉉所練的是劍老人在三年裏的最後半年為他新設的練劍方法,其實就是在練劍之時把用劍基礎八式打亂,找出自己最舒服的出劍的順序,便於今後選擇與他自身相合的劍法。
但李鉉以此方式練劍都過去一個月了,仍舊有些不能適應。照理來說以混沌之身所帶來的逆天資質,他早該將這練劍之法完全掌握,畢竟這隻是普通人也能輕易學會的基礎劍式而已。不過之前兩年多裏,每天八萬次的重複運劍,讓他在變幻劍招的時候不時被以前的出劍慣性影響,讓李鉉苦惱不已。
劍老人對此並無過多言語,隻是讓李鉉就這麼練下去,謂之熟能生巧。於是早已習慣了對所學的東西在極短時間內,就能將之熟練運用的李鉉也隻好繼續埋頭苦練。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第二個月走過大半的時候,李鉉終於可以熟練運用此打亂運劍之法,那一絲偶爾出現的滯待也就此消失。
天日變更,不知不覺,周邊的樹木已經重新生出了綠葉。這一日,劍老人突然對吃過早飯準備練劍的李鉉說:“三年已到,此後兩年你將正式練習劍法。”
李鉉聽了暗自喜道:“總算不用練這莊稼把式一樣的用劍八法了。”同時也對所要修煉的劍法萬分期待。
並不知道李鉉已經把近戰用劍最為本質,最為根本的地基貶低成了莊稼把式,劍老人隨手變出了一本紙質古樸書籍。此書並不太厚,大概也就能比出一個大拇指。
劍老人將書拿給李鉉,說道:“此乃我觀你這半年的出劍習慣,為你所專門撰寫。雖隻是凡人劍法,卻也包涵許多,可以讓你更易領會劍意,對你以後正式踏入劍道修行也有一些幫助。你自己先看著練習,錯了的地方我會為你指出。”
李鉉聽完,立刻急不可待的打開了書籍,先將全書看了一遍,發現都能看懂。完全不像腦中的先天五太劍典,無數地方恍若天書。於是對照著裏邊的圖畫文字一招一式的練了起來。
之後兩年,李鉉就一直練著這無名劍法——因為身為無上寶典之書靈的劍老人根本不屑為這等層次的劍法取名。而見得劍老人如此態度,李鉉自然也失去了為自己所學第一部劍法取個響亮名字的興致。
不過這劍法雖然無名,卻也極為不凡,不但有著頗為驚人的劍招和身法,還果真能引領自身感悟劍意。而其中的劍招和附帶的身法都是為李鉉量身所製,讓他在練劍之時隻覺得契合無比。長練此劍法,又久處於這青山綠林的雋秀之地,李鉉更是因此領悟了一絲風之劍意。
雖然這道劍意還很弱小,且李鉉現在還到養氣期,所以沒有真氣——甚至連凡人武修的內力都沒有,劍意還不能顯示出多少威能。隻是讓李鉉多了一些對劍與天地的體悟,不過李鉉對此還是十分自豪。
但這自豪很快就被劍老人打擊殆盡,劍老人跟他說這道風之劍意的最大作用,隻是讓李鉉對劍意有個具體概念,便於他以後悟出其他劍意。因為風之劍意並非他所需的劍意,不能用作強化他往後所要真正修行的劍道,不必太過深入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