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大佬們在乎的隻是手中的權利交接,誰會真的在乎發生在遼東那場有可能關係到數十萬遼東人民生死的“小小戰役”。
正如這洛陽的百姓一般,他們的生活也隻是在升鬥之間而已,對於朝廷上的博弈無人過問,隻是偶爾談起,感歎了一下皇甫嵩的命運,如此而已。
羅氏,嚴格來說她並不算是升鬥小民,她來自宮裏,並且還是個小小的女官。
但對於十常侍與朝廷大臣的爭鬥卻依舊不屑一顧,她有些不明白,為何張讓趙忠等人如此熱衷於權利和金錢,不過是個閹宦而已,又無子女,縱然得到再多的權利又能如何?
但內心有時候也很佩服他們,就是這麼幾個看上去毫無出奇的人竟然能將當今天下那麼多世家大族玩弄於股掌之間,確實是太厲害了。
不過這些都跟她沒關係,今天她的任務是在宮門前招收宮女的。
宮裏的宮女太監很多,且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在全國海選一次。按理說不會出現缺少人員的現象。
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每年都會有許多宮女莫名其妙的死去,以至於宮裏常常出現人員短缺的現象,至於為何會這樣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所以為了彌補這些缺編人員,皇宮就會時不時的在宮門外招一些窮人家的子女進宮以應對一時之需。
看到羅氏已經跪坐在主位上,立刻有婢女前來奉茶。
羅氏微一點頭,問道:“準備的怎麼樣了?”
那婢女立刻躬身道:“已經準備好了,就等大人來主持了。”
羅氏看著招募地點外已經排了長長的一條長龍,滿意的道:“那開始吧。”
“是。”婢女福了一禮,隨機退下。
不一會兒的功夫,長長的隊伍便如蛇一般開始蠕動起來。
這年頭,日子越來越難過。一些窮人家沒辦法養活女兒便想將她們送進宮去。
這樣不僅可以溫飽不愁,家裏還可以拿一筆遣散銀子。若是女兒運氣好,在宮裏謀個一官半職,則全家以後就多了個靠山。
因此一聽說宮裏要選宮女,許多窮人家都爭著搶著把自己的女兒送來。
後人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看到幾首描寫宮女幽怨生活的詩句便以為進宮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其實這些隻是一些有錢人,或者是失意落寞的文人無病呻吟,借人喻己而已。
而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知有多少人擠破腦袋想要往宮裏闖。有些人為了進宮甚至自己自宮的也不在少數,而且即便如此也不是說你把自己閹了就能進宮,還要經過層層選拔的,其難度不比現在的超男超女差多少,但凡不符合要求的,人家一律不要。
當然這次選拔隻是宮裏要找幾個掃地倒水的粗使丫頭,因此條件遠不如全國海選時那麼苛刻。
但最基本的樣貌端正,身家清白是必不可少的。
羅氏一邊品茶一邊靜靜的等著第一波選拔結束,那她便可從其中挑選出一些可用的人帶進宮去。
就在她悠閑的幾乎要打瞌睡的時候,選拔隊伍裏突然傳來一陣爭吵聲。
羅氏眉頭微皺,過了一會兒,爭吵聲仍不見停止,她站了起來向外走去。
遠遠的可以看出是一個邋遢的中年男人想要將一個小女孩送進宮來,但那小女孩實在是太小了,看上去不過五六歲而已,負責審查的宮女自然不收。
羅氏見此情況也是一臉揾怒,這裏是招使喚丫頭的,不是招小姐的。如此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送進宮,手不能擔肩不能挑的要來何用?
羅氏正要出言將這無禮之人趕走,卻無意間瞥見了那女孩的長相。
隻一眼,她全身便如被雷擊中一般,僵立在當場。
這女孩年齡雖幼,臉上也有些灰塵,但那眉毛,那眼睛,那鼻子,那嘴無一不是宛如被最厲害的畫師勾勒出來的一般,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胚子。
羅氏在宮中已經待了幾十年了,什麼樣的娘娘,貴妃沒有見過,她們哪一個都是難得一見的美人,但與眼前的小女孩相比,依舊差了一籌。
真不敢想象,若等這女孩長大了,該是怎樣一副禍國殃民的容貌?到時候就是皇帝見了,恐怕也走不動道吧。
想到這裏,羅氏不禁一呆,是啊,若是自己將她留在身邊,撫養成人,等她長大了再獻給皇帝,以她容貌必然受寵,那自己的地位不是能漲個好幾級嗎?
想到這裏,羅氏忙道:“這個女孩,我收下了。”
那正阻擋中年人的婢女聞言,看是羅氏過來,忙應了聲“是”,並不敢多提其他。
中年男人看了她一眼,炯炯的目光竟使羅氏趕到一絲眩暈。隻見那人抱拳道:“多謝大人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