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弱靜靜的坐在那虛空之中,識海之中風起雲湧,是他在全力思考,想要找出那破解之法,先行的高僧之所以留下這樣一個玄機,想必不是為了困住那些前來尋佛的僧人,更不是為了設置一道壁壘,讓前來的僧人無路可走,細細想來,他們如此,應該是一種考驗!
並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進入大雷音寺的,前來的僧人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和對於佛法的理解才能夠登上那須彌山,進入那大雷音寺,這一點,隻要轉念一想就能夠想通。
佛門首重佛法的理解和修為,對於僧人本身的道行看的卻不是太重,如此想來,這先行的高僧留下的玄機應該就是對於佛法的理解,但是這一點,對於陳水弱來說卻是有些困難了,對於佛法,陳水弱的修煉僅限於那一篇不知道名字卻是有度化凶魂功效的佛經,之前他將那篇佛經當做了度人經,但是隨著修為的深厚,他才漸漸明白,那《度人經》是道家的不傳之秘,而他修煉的那一篇卻是正宗的佛家經文,所以,那經文也就不度人經了,那佛柬之中雖然注釋是度人經,陳水弱卻是不太認同,想必當初注釋那人的修為及不上現在的陳水弱,否則的話,也不會出現這樣的笑話!
想起了那不知名的佛經,陳水弱突然興起了姑且一試的念頭,想做就做,就見陳水弱雙手合十,雙目緩緩閉上,一道古銅色的精壯人影卻是從他手上的納虛戒之中激射而出,正是雲升,陳水弱要閉目誦經,自然就需要一個護法,這就像大佛身邊都跟隨著羅漢是一樣的,雖然不見得羅漢的戰鬥力比之佛要強,但是他們卻能夠起到一個護法的作用。
雲升背後那個銘刻著神秘銘文的輪盤緩緩的升了起來,身上的氣息也是危險之極,為陳水弱護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雲升心裏也明白。
就見陳水弱嘴唇輕輕一動,吐出了第一個經文,霎那之間,一點金光在陳水弱的身周亮起,正是書寫那經文的梵文,但是此時看來,這梵文與他們在天音寺見識到的梵文卻是大不相同,雖然字形之上還是有些相像的,但是細細看去,在具體細節之上卻是沒有絲毫相同,想必它們所代表的意思應該也是大相徑庭。
無數經文從陳水弱的口中念出,漸漸地,無數特殊的梵文在陳水弱的身周亮起,很快,就將陳水弱和雲升二人包裹成了一個金色的光繭。
隨著陳水弱的詠頌,就見那梵文之中緩緩的走出了第一尊金身大佛,此佛手持一根奇異的樹枝,長得慈眉善目,臉上還帶著一絲微笑,顯得十分的慈祥,緊接著,第二尊大佛也從那經文之中走了出來,這第二尊佛的身前懸浮著一盞青燈,腦後還亮起了一輪佛光,青燈古佛,說的應該就是他了。
隨著陳水弱的頌詠,一尊又一尊的大佛從那梵文之中走去,其中有一人最為特殊,他的身後閃耀的不是佛光,而是一圈五彩的奇異光芒,他頭上還有一片孔雀的翎羽,長相俊美異常,若不是他單手做佛禮,絕對不會有人將他當做一尊大佛,若是陳水弱此時睜開眼睛,眼前的這些大佛想必他也能夠認出大半,那手持樹枝的可不就是那傳說之中的七妙寶樹,那一尊大佛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至於那身前懸浮著一盞青燈的大佛,可不就是那燃燈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