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山,今天還去老周頭那兒聽故事?”
“嗯,王爺爺好,周爺爺講故事可有趣了,二狗子還有小三子他們都去了,我先回家放豬草,要是再不快點就占不到位子了!周爺爺再見!”說完提了一下背上裝滿豬籠草的小竹簍急急地跑了。
剛進門往豬圈灑下豬籠草,就聽廚房裏傳出一個溫和的聲音:“是小山回來了嗎?洗把臉快來吃飯!”
“知道了,娘!”從水缸裏舀了一瓢水抹了把臉,就進屋了,屋子不是很大,一個穿著很樸素頭上裹著半舊的頭巾村婦正在一張稍舊的八仙桌上擺弄這飯菜,說是飯菜其實也就是幾個窩窩頭和一碗稀飯,隻不過晚飯的時候偶爾會有點野味,畢竟窮人哪有錢買肉,隻能在農閑的時候上山打點野味兒,既能解饞又能補貼家用,再說了種地可是個力氣活。
“嘩~嘩”幾口扒完稀飯,拿個窩窩頭就往外跑。
“娘,我去周爺爺那兒聽故事了!”
“記得早點回來啊!”可話音還沒落,人就跑沒影了。
急匆匆的跑到村口那棵大槐樹下,就見一大群毛頭小娃圍著一個八旬老者,老者身穿深青色布衫,頭插一隻木笈,長須沾襟,自有一股隱士風流。這老周頭年青時可是鄉裏有名的秀才,據說兒子是京城的大官,或許是落葉歸根吧!竟在這偏僻之地養起老來了。
這也成了村民一件驕傲的事,畢竟身邊多了一個有“大見識”的人,那可是好處多多啊!遠的不說,這老周頭有事沒事就喜歡在村口和人聊天,畢竟是讀過書的,那見識自然是沒人比得上!那些奇聞異事嘩嘩不絕的從他嘴裏說出來,甚是吸引人,村裏老少都樂此不疲,津津樂道。漸漸地,每到農閑時村裏的人都喜歡聚在那可老槐樹下聽老周頭講故事了。
“嗨~小山,這邊!”原來小山剛來就被眼尖的二狗子和小三子看到了。
三兩口啃完手上的窩頭,便向前擠去。
“呼···好多人啊!對了,二狗子,今天周爺爺準備講什麼故事啊!”好不容易擠進來的小山急急的問道。
“好像是關於仙人的故事呢!”
“仙人?”
“是啊!那些仙人可是有大本事的,無所不能。”講到興奮處,這二狗子竟忍不住手舞足蹈了起來。
突然,周圍都靜下來了。隻聽“咳···咳···”兩聲,眾人都知道這是老周頭準備開講了。
“眾所周知,萬物生長,物競天擇。凡人勞碌一生,不過短短數十載之壽而已,或屈於命,入土為安,投胎轉世;或悔於命,而又不能自已,以致抑鬱而終。卻又有大毅力、大氣運之輩,哪甘平庸如凡夫俗子。於是,便又有仙人之說。”
看著眾人一臉茫然之像,才發覺自己竟忘了底下這群人可是地地道道的山野村民,哪聽得懂這樣文縐縐的話。忽而一瞥,確實看到眼睛清澈明亮的小山正在津津有味地聽著,心下驚異異常,卻隻道是聰慧罷了,不疑有他。
而這邊的小山,確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聽得懂。從他記事起,腦子裏就平白無故地多了好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更是智慧非凡,又怕別人說他怪異,於是便當做秘密藏在心底。
“何為仙,超然凡世,不惹塵埃,據說仙人,不但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而且壽命也長的可怕,據說有的得道高人能活幾千上萬年呐!”
聽到這裏,眾人都是一片噓聲。
“一千歲那!嘖嘖,咱們村活得最長的好像也才七十吧!那這仙人得多大本事啊,這麼大本事的人豈不是天天都有肉吃?要是我是仙人那得多好啊!”二狗子忍不住的說。
“切,你以為仙人就和你一樣隻知道吃喝,人家可是仙人捏,要是還吃咱們凡人的五穀雜糧,那還叫仙人嗎?要是我今生能看到仙人,哪怕一眼,也不白活一場了。”小三子打擊了一下二狗子,又不禁露出羨慕的神色。
“老周頭,那你見過仙人嗎?”山民都很純樸,不懂就直接問出來。雖然老周頭身份尊貴,可是平時待人溫和,不擺老爺架子,否則又怎麼會在這講故事呢?
“嗬嗬,當年在外遊學的時候,有辛見過一次。那仙人渾身精光閃爍,淩空而立,好不威風瀟灑。更是手段驚人,隨手一指,便把整個湖的水變成一條聳入雲間的巨浪,那場麵,別提多稀罕了。”
聽得底下又是一片驚呼聲,老周頭滿意的笑笑。
“仙人因為修的是仙道,自然與我們凡人不同。據說要想能拜入仙門,修得仙法還得有仙緣,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萬人之中不過才寥寥數人而已。卻說這仙人的來曆,那可得從古時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