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新居(1 / 2)

清晨就開始下的小雨停了下來,太陽懶洋洋的露出了它的臉,紅彤彤的照耀著大地。

一眼望去,可以看見成片的竹林以及掩映在竹林中有一座美麗別致的竹樓。

從外形上看,它像開屏的金孔雀,又似鶴然起舞的美麗少女,美麗的景致讓人恍然如在夢中。

年約三旬黑瘦的婦人帶著一個麵容憨厚同樣又黑又瘦的七八歲男孩有些忐忑地站在樓前。

大夫人韓氏,扶著老夫人走在前麵,原沐等人跟在後麵。

經過五天的山間之旅,大家安全地進了雲州。

婦人看著一行人到了樓前,帶著孩子朝著眾人,生疏地行了一個禮。

趙漠恭敬地道:“老夫人,因為時間倉促,隻來的及買下這一處,這個婦人夫家姓籲,會說大周話,這裏不太好買人,沒買到懂規矩的,先用著,我再去打聽著買幾個好的,給您送過來。”

老夫人慈愛地看著趙漠,拍拍趙漠的肩膀道:“不用了,漠兒辛苦你了,這樣就很好,咱們家落魄了,就過平常的日子,在這裏還能比路上苦,有的住,有的吃就行了。”二夫人白氏憋了一肚子不滿總算有了出口,附和道:“是呀,就不該給那些雇來的下人那麼多賞錢,隻是陪我們過一下山,下了山就回去,給的賞銀足夠買一個下人用了,要說把銀錢給我掌著,我可是很會過日子的。”

大夫人瞥了白氏一眼,扶著老夫人進了竹樓。二夫人見沒人理她,嘟囔了幾句,也跟著進了竹樓內,竹樓是上下兩層的高腳樓,高腳是為了防地麵的潮氣,竹樓底層一般不住人。

眾人上了二樓,二樓是整個竹樓的中心,室內的布局很簡單,上樓以後就是堂屋,堂屋又大又闊,正中央鋪著竹席。

在堂屋的外部能看見陽台和走廊,在陽台的走廊上放著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日常用品。

屋內還有一個火塘,火塘上架一個三角支架,放置了鍋、碗等炊具,看樣子是燒飯做菜的地方。這裏的一切都與以前住的屋子不同。

趙漠跟著老夫人後麵一起進來,又找來婦人囑咐了一陣,留下一些銀兩,與眾人施禮,便告退了。

老夫人在中間的竹席上正襟危坐,衝韓氏等人招了招手道:“都坐下吧。”

眾人應喏,紛紛坐下。

老夫人沉思了一會兒,緩緩地開口道:“你們受苦了,原家如今這個樣子,我想這是上天給原氏的磨難,經曆了這場磨難,一切都會好的,我們活了下來的人,要為原家重新興盛起來努力。”

老夫人看著伺候在一旁的黑瘦婦人,和藹地道:“籲家的,以後辛苦你了。”

婦人小聲地道:“老夫人,我一定會努力做的,我父母都是大周人,我雖然不懂規矩,可我會認真學的,請您千萬不要趕我走。”

婦人心中忐忑,在樓下時聽見趙漠的話,生怕來了好的再不要她了。

老夫人道:“隻要你好好幹活,決不會趕你的。”

婦人心中不安,想了想,還是如實相告的好,要是從旁人那裏聽說婆家的事,會對她更加厭惡,以前在別人家裏幫工也罷了,大不了還是被趕出去,這裏是簽了賣身契的,再次被賣,兒子有可以被賣去做礦奴,做了礦奴活著和死了也沒什麼分別,永遠別想從礦區出來。

婦人朝著老夫人跪了下來,雙手合什,祈求道:“老夫人,我是被婆家趕出來的,我夫君上山采石被毒蛇咬到,毒死了,不知道為什麼,婆家人說我和兒子是不詳人,我不是不詳人,真的,我去達宮廟問過,我真的不是不詳人。”

老夫人頓了一下,如果是以前的原家,這種人肯定是不要的。

不過原家被害的家破人亡,難道是因為什麼不詳人,不過是政治博弈的犧牲品。

估計,這個婦人的夫君,有什麼財物是留給她和孩子的,被婆家人以這種借口謀去罷了。

婦人見老夫人不答話,以為要將她們母子再次賣掉了,急忙磕頭祈求,滿臉是淚,不敢哭出聲音來,怕惹了厭煩。

男孩見母親磕頭痛哭,有些不知所措,也跪下來磕頭。

老夫人見她們母子如此,心中那點猶豫也去了,憐惜地道:“罷了,我們也是失家之人,你就在這裏和我們一起過吧。”

婦人得到承諾,總算放了一半的心,心中想著以後一定好好幹活,拉著兒子一起連連磕頭稱謝。

大夫人得了老夫人的眼色,將她母子二人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