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三城為賭(1 / 3)

承雲殿中,宮宴的位次擺得頗為有趣,本來,無論是熾焰主帥還是宮中盛傳的皇七子,卓言的位次怎麼著都不可能擺到恭王和四王爺的前頭去。一般情況下,左手第一位是紀王,右手第一位是恭王,左手第二位是四王爺,然後才是各兄弟及朝中重臣順序擺下去。

這回,左手第一位依舊是紀王蕭倬青,右手第一位是恭王蕭倬銘,但左手第二位直接留給了卓言,右手第二位才是四王爺蕭倬安。

蕭倬安見卓言“以左為尊”的壓他一頭,心中不忿,本想借敬酒之機鬧事。不想,卓言並不似往年宮宴一般狂傲無禮,反而進退得宜,見到來敬酒的也頗為給麵子,喝得十分爽快。

恭王蕭倬銘這才驚覺,卓言是不想壞了陛下壽宴,他若不想與你爭拗,涵養可以好得驚人,比當年先皇在位的時候難對付多了。

蕭倬雲見卓言正襟危坐,態度甚至有幾分謙和,一舉一動都無可挑剔,耳邊卻響起今早禦醫的回稟:“卓將軍身上的棍傷倒是不礙事,但肩上被一槍洞穿,腰上箭傷傷及內府。”如果不是他臉色略顯蒼白,一起一坐之間稍有遲滯,你都很難想象他是個身帶重傷之人。

蕭倬雲微微斂目,他這個弟弟,他虧欠良多。

密密麻麻的旌旗遮天蔽日,鏗鏘作響的鐵騎整齊肅殺,十萬大軍回拔金陵有氣吞山河之勢。

韓烈仗劍端坐於通體烏黑的高頭駿馬之上,一身銀色鎧甲迎著陽光熠熠生輝,耀得行人睜不開眼。街邊百姓夾道相迎,把這位隻能仰視的統帥當天神一樣膜拜。

實際上,韓烈此刻鬱悶到吐血,真想一口血吐到卓言臉上去。

他怎麼也沒料到,帶大軍凱旋,得皇帝親迎十裏的竟然是自己。他如芒在背,幾乎能聽到葛二愣子暗地裏的辱罵,能看到孫小雨嘲諷的眼神,能體會到燕十三似笑非笑略帶深意的笑容,還有熾焰主將們奇奇怪怪的目光。

在他看來,前鋒營這一仗打得十分窩囊,一直在不停的摘果子。各營將士浴血奮戰,攻入建寧,他的前鋒營就在勝利之後,不費吹灰之力掃蕩了十五座城池,偏偏從戰果來看,留守西線的前鋒營和朔風營是得城最多的,勝利的果實全被他摘走了。

他更沒想到,到最後,卓言將最大的一個果子也塞給了他。他押著楚國國君、風風光光的回京受賞,真正運籌帷幄、浴血死戰的熾焰主帥反而躲到了幕後。

這臉丟大發了,他實在無顏見眾人。搶他人軍功,是熾焰最不恥的下作行為,經此一役,前鋒營以後都別想在軍中抬頭做人。

韓烈此刻一身冷汗,恨不得把卓言暴揍一頓。

此刻的韓烈尚未曾想到,更讓他吐血的事情還在後麵。

金殿之上,皇帝以首功賞他,分熾焰一半兵力,成立長平軍鎮守楚國,任其為長平主帥。

聽到這道聖旨,韓烈整個人都懵了,十分不合規矩的將目光掃向大殿,四處逡巡,卓帥人在哪兒?您好歹給個心理準備,到底什麼意思啊?

此話一出,射向卓言的目光不少,眾人紛紛揣測,這是皇帝要拿卓言開刀,削他兵權。卓言低眉斂目,沉靜淡然,本想像個木頭人一樣混過去。

韓烈憋了數日的火終於爆了,衝口而出:“陛下賞罰不明……”非要在大殿之上說個分明,將此戰功勞一一分說清楚。

卓言心中暗道,壞了,忙出列道:“韓將軍收服楚國十五座城池,是微臣向陛下請的賞,將軍是怪責本帥賞罰不明麼?”眼神死死盯住韓烈,你給老子閉嘴。

迫於他的積威,又不知道卓言葫蘆裏賣的什麼藥,韓烈微一遲疑,錯過了唯一推辭的機會。

除了韓烈,其餘各營主將盡皆有賞。主攻建寧皇城的幾名主將賞賜最重,功勞最大的羽衛營主將沐清升任前鋒營主將,倒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