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狐狸為何會給同類開“追悼會”?(1 / 1)

人都謂狐狸刁鑽狡猾、詭計多端,可有誰知道狐狸同仇敵愾、兄弟情深的一麵頗讓人感動。一隻狐狸的死會引發全體狐狸的震怒與憤恨。為紀念這隻狐狸,它們還會舉行一場隆重的“追悼會”。

那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一個冬天,廣西某鄉一個青年獵手在山間打得一隻周身通紅的狐狸。回家剝了孤皮之後,將狐肉煮熟招待全村人。飯後,黃昏將近,兩個鄰村的姑娘準備回家,剛走到村口,兩個姑娘嚇得麵無血色,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回村裏,大聲叫喊:“狐狸來了……”

青年獵手見兩個姑娘如此狼狽,說了句“膽小如鼠”,就背了支獵槍走出家門,邊走還邊說:“來了,再打兩個,就夠做一件全毛大衣了。”眾人也都一起跟了出來。

行至村邊,一看,全都不由自主地驚呆了,隻見幾百隻狐狸把村子團團圍住。村民們誰都沒有見過這種陣勢,一時都嚇得心驚膽戰,忙不迭地叫著:“快把那張狐狸皮還給它們……”

青年獵手無奈地取下狐皮向遠處扔去,頓時,所有的狐狸都圍攏上來,形成一個內徑五六米的圓圈,它們一個個站在那裏垂頭喪氣,沒有一點喧鬧聲。

人們從門縫和窗洞朝外張望,隻當是大禍臨頭,個個嚇得麵如土色。不多時,這群狐狸又都一齊低了頭,靜靜地站了約有一兩分鍾,然後伴隨著一聲尖厲的叫聲,那張狐狸皮被一隻花狐狸叼起,在這群狐狸的簇擁下離開了村莊。從此,這個村子附近再也看不見有狐狸出沒的蹤跡了,而村民們也不敢打狐狸取皮做大衣了。狐狸這一麵還真是讓人開了眼界。可見,在狐狸家族裏,親情也可謂是至高無上的。一旦有狐狸遭到不幸,全體狐狸將會傾巢而出。但有關追悼會一說,科學家們還需做進一步研究。

一些猛禽中的強有力者,往往是森林裏聰明伶俐的猴子的天敵。這些食猴的猛禽中最著名的要數南美洲的角雕、非洲的冕鷹雕和東南亞的食猴鷹了。

大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叢林裏棲息著世界上最大、最強有力的一種角雕,體長約1米,重9千克的角雕長著一對短而寬的翅膀,長長的尾巴,頭頂聳立兩個黑色羽冠,仿佛哺乳動物長的角那樣。嘴短而有力,足趾大得出奇。

它常常在叢林間做短距離飛行,洞察林中動靜,一旦發現猴子、負鼠、浣熊,以及隱蔽在樹叢中的樹懶,就會自天而降,來個突然襲擊。猴子雖然行動敏捷,攀緣自如,東跳西蕩能巧妙躲避地麵猛獸的捕捉,卻難逃脫來自天空的凶神的魔爪。角雕繁殖力很低,每年產1枚蛋,又是出沒於密林中,顯得特別珍貴而罕見。

非洲的冕鷹雕也是大型猛禽,體長約85厘米,重約4千克。它在樹上營建一個十分粗糙簡單的巢,巢用樹枝搭成,造得很大。

這種巢搭建以後,每年隻是添加些枝條、草葉,一直要用上好多年。遇到敵害接近巢區,冕鷹雕往往用恐嚇炫耀來嚇退入侵者,或者來一個勇猛的進擊,如果不加戒備,往往會被抓傷。

在菲律賓南部密林裏生活的食猴鷹,是鷹類中的大鷹,它長0.94米,兩翅展開時長達3米。

食猴鷹的羽色大部呈淺黃,上半身為深渴色,下半身淺黃和白色相間。全身羽毛豐滿,當它遇到敵害或獵物的時候,立即豎起羽毛,顯得十分威武凶猛,會迅速地發動進攻。

食猴鷹的眼睛很敏銳,圓圓的眼睛是藍色的,眼圈為紅褐色,上嘴倒鉤,十分尖利。食猴鷹,顧名思義,猴子是它主要的捕獵物。

當它在低空盤旋的時候,發現獼猴等蹤跡以後,就閃電般地俯衝而下,先將猴子的眼睛啄瞎,機靈的小猴子縱然是善跳會爬,這時候也就沒法逃遁了。

食猴鷹不僅靠吃猴子生存,它們還吃其他動物,如野兔和狗。

食猴鷹每年隻產一次蛋,每次1枚,蛋比鵝蛋稍大,呈白色,繁殖率卻很低。加上濫加捕捉,目前食猴鷹越來越少,瀕臨絕滅的厄運。

食猴鷹壽命之長是禽類中少見的。可是,動物園中飼養的食猴鷹很難繁殖。最近10多年來,馬尼拉動物園中僅存的幾隻食猴鷹相繼死去2隻,而在棉蘭老島的森林照棲息著的食猴鷹,據動物學家估計,總數大約為20隻,在呂宋島偶然也能見到這種鳥兒。

菲律賓政府宣布,在呂宋和棉蘭老島劃定一些林區作為食猴鷹的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