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蝙蝠與夜蛾鬥法的奧秘(1 / 1)

蝙蝠在飛行時,通過電子儀器,人們發現它的口中可以發出幾萬赫茲的超聲。碰到昆蟲或障礙物時,這種超聲波被反射回來,蝙蝠的兩個耳朵接收後,傳到神經中樞,便可準確地判斷出目標和距離。這種超聲信號使它能準確地捕捉到昆蟲,避開障礙物。

由於超聲波的頻率在2萬赫茲以上,不在人的聽覺範圍之內,所以人是聽不到這種聲波的。和其他波動一樣,超聲波可以在各種媒介中傳播。例如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並且和聲波具有相同的速度;在兩種媒質的交界麵上,也有反射和折射。和普通聲波相比,超聲波頻率高,波長短,所以又具有光波的特征,可以集中向一個方向傳播,如果在傳播中遇到即便是很小的障礙物,它也會被反射回來。

科學家們發現,正是這種精確的超聲波定位係統,即聲納係統,使蝙蝠捕食昆蟲不會判斷錯誤。有時,它捕捉19隻蚊子隻需短短1分鍾,真令人拍案叫絕。但蝙蝠在捕食夜蛾這種昆蟲時卻碰到了麻煩,科學家們反複研究後發現了夜蛾戰勝蝙蝠的“法寶”。

原來,夜蛾具有一套精妙的、可以對抗蝙蝠的反聲納係統。夜蛾是一種害蟲,能危害棉花、玉米和果樹。它的特殊的“耳朵”——鼓膜器長在胸腹之間,這種鼓膜器能聽到20萬赫茲的超聲。蝙蝠發出超聲波時,它能聽到並及時逃避開。夜蛾的鼓膜器在充滿噪聲的情況下,能非常靈敏地分辨出蝙蝠發出的聲波,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微音器其靈敏度也趕不上它。對抗蝙蝠的另一個“法寶”是夜蛾的振動器,這種長在關節上的振動器能發出一連串的超聲波,在其幹擾下,蝙蝠摸不清夜蛾的準確方位。

有些夜蛾身上長有一層保護自己的絨毛,蝙蝠發出超聲波後,這種絨毛能吸收超聲波,蝙蝠因收不到足夠的回聲,而縮小了“聲雷達”的作用距離,夜蛾便得以逃之夭夭。

夜蛾的精妙的反探測係統啟發了武器設計者的新思路。科學家們正在模仿蝙蝠高超的“超聲定位”係統,研製一種新的抗幹擾的雷達裝置,一旦獲得成功,這種裝置將在軍事偵察、天文、氣象觀測中發揮巨大威力。

人類很多的靈感都來自大自然,隨著人類探索大自然進程的加快,我們期待著更多的仿生製品能夠給人類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