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話題,戰爭與和平也是動物世界不變的定律。

11月7日,馬來西亞森吉西普的一處大泥潭裏,成千上萬隻青蛙互相撕咬,聲震四方。事後池水中蝌蚪、蛙卵和死蛙遺屍遍地都是。

在中國廣州市郊也發生過群蛙大戰。春夏久旱,直至9月初才下了一場大雨。雨後的第二天,在近郊公路旁的一個水坑裏,數百隻青蛙叫聲大作,有的在水麵追趕,有的用前肢打架,也有的十幾隻抱成一團,相互鏖戰。

美國史密遜博物院為揭示青蛙大戰等自然奇景的秘密,於1956年專門成立了“短暫現象研究中心”。這個研究中心雖然隻有6名職員,但是分布在185個國家、島嶼和地區的2800多名科學家卻都是該中心的通訊員,至今已經報告了1000多宗類似事件。

動物學家調查研究後認為:青蛙的戰爭是蛙類“群婚”及繁衍後代的一種特殊現象。

一般來說,在中國南方1~10月,在北方4~8月,是青蛙的生殖季節,這期間,尤其是某個雨後清晨,常會看到成群青蛙聚集在池塘、水田裏,雄蛙的外鳴囊像小布袋一樣不斷地擴大和縮小,這是青蛙在爭鳴求偶。這個時候,雄蛙尤顯活躍,常遊於水麵,有時還摟抱其他雄蛙,向對方挑戰。當雄蛙抱上雌蛙後便不再鳴叫,它的前肢緊緊地摟住雌蛙的胸側,雌蛙即背著雄蛙鑽入水中,開始交配。

蛙類爭鳴求偶的現象在風調雨順的年頭比較分散,但若是遇上久旱無雨的年頭,蛙類本著尋覓水源的習性,會從各方彙聚到有水的池塘或水田裏,可能就會出現成千上萬隻青蛙大彙聚的奇異景象。有時青蛙還會在“群婚”中死得不明不白,這極有可能是它們的叫聲引來了若幹蟾蜍,而蟾蜍皮膚會分泌一種毒素,使青蛙中毒而死。

眾多青蛙,你爭我奪,殊死搏鬥,難道僅僅隻是為了追求心愛的配偶嗎?愛情的力量是否太偉大了?目前,科學家們仍在對此大戰進行深入探查,希望不久以後就能真相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