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島是流沙群島諸多大大小小島嶼中的一座大島,因盛產琉璃而聞名於諸多島嶼,但是居住在這座大島上的人們喜歡稱此島為琉璃州或者是琉璃屯,絲毫不以為自己所在的地方為島嶼,反道認為是塊大洲大川或者是大陸之類。
在其南邊靠海有一座大城鎮,名曰仙魚,相傳古時候有一隻大魚在此經曆天劫,最後終於成仙得道,留下一枚奇怪的鱗片,而在此機緣巧合有一位過路的行腳商人目睹了這一切,也拾到了那枚“仙魚”留下的那枚鱗片,從此這位商人做生意順風順水,可謂是“紅得發紫”,發了一大筆財,他以為是這條“仙魚”留下的鱗片帶來的“仙運”幫助了自己,於是全家老小回到了當日“仙魚”經曆天劫的地方,建起了宅院。
然而這一舉動又讓這位商人大發了一筆,因為他在這附近發現了一座很大的礦脈,而且還是金礦,於是這位商人慢慢打通關係,取得了開采權,而後又弄來了一批開礦的苦力,為了讓他們安心幹活,這位商人還接來了這些苦工的家小,於是,幹脆又擴建了一番,成為了最開始的村落。
時過近遷,現在的仙魚,可不是以前的小村落了,而是一大城市,被稱之為南方的明珠,是琉璃洲南方出海最大的港口城市,盛產多種珍惜之物,每年來往的商人不計其數,仙魚這座城市的名頭哪怕是附近的一些大小島嶼也是略有耳聞,而離城約摸九裏選的烈陽峰,更是琉璃洲七大武林門派,正氣閣的山門所在,諸般巧合,讓仙魚這座城想不火都難呀。
在這座城中,有一片著名的狗市,具體位於城東西街,這裏不僅賣貓貓狗狗,花花鳥鳥,還賣人,隻不過這個賣的可不是大人,而是一些嬰兒,或者是五六歲之類的小孩童,都是家中出事,或者是實在是養不起,父母親戚便會把孩子拿來找個好人家賣掉,也省的一家人全部都生活拮據甚至活的還不如狗,這也是由於這一帶很多世家以及一些達官貴人都有給自己的兒女找幾個貼身仆從的習慣,所以才慢慢衍生出這麼一條畸形的買賣。
有些好事的人喜歡經常說,閑話說的好,城西出好狗,在仙魚這,指的就是城西狗市賣的大小犬類,其實還有另一層含義,指的就是那裏賣的人,也就是不大的孩童,買來之後好好進行一番洗腦式教育,等長大了也就會不反感這種身為奴仆的那種窩囊勁,反而是習以為常,而且長時間和主子待在一起也會產生些多多少少的感情,身為下人享受的待遇也比他們在自個家強的多,加上也是自己的父母親戚出於一些不得已的苦衷才選擇賣了他們改善生活,所以他們即使知道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有些怪自己的父母拋棄了自己,也不會對其有很深的感情。
這些上層人便看中了這一點,於是先找這些孩童的父母親戚們詢問,或者是直接放出消息,直接向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當然還要加上一筆在窮人們心中是個很大數目的“撫恤金”,足以讓他們做一些小買賣來改善些許生活了,在這種情況下,也有一些有心想要“轉讓”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想找門路,賣掉一些種種原因多生出來或者是生下來又發現養不起的孩子,於是這些上層人想了個比較可行的方法,一切統一,都到城西的狗市來做交易,當然隻是地下交易,這種有違世俗道德的事情還是不要太張揚的好,加上上層人士們也方便選擇孩子,這些窮人家的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來這裏“轉讓”,也不會因為沒有門路而發愁,因此,才有了城西出好狗這話,這句話也是這麼被一些好事之徒說道開的。
在城西狗市的後街有一扇不小的門麵房,裝潢的是毫不起眼,甚至連招牌都沒有,和前街雕龍畫鳳,亭台樓閣,精美的瓷器和琉璃飾品裝飾門麵,巨大的香木大桌,上麵擺著一套大大的茶具,三五成群的人們圍著大小狗籠,或者是鳥籠指指點點,或者是交頭接耳嘀嘀咕咕的議論著什麼,這麼一番好不熱鬧的模樣相比,後街裏的這間門麵房確實很簡陋,很不起眼,隨便刨過的幾段木頭搭起來的大門,周圍盡是一些大石塊沏的圍牆,唯一還不錯的就是麵積,挺大的。
城東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們都知道裏麵是做什麼的;一些衣著光鮮的人們進進出出,後麵跟著一些老者或者是中年人,以及一些婦人,出來後多多少少後麵的仆從都帶著一些或大或小的孩童,也有一些搖頭走了出來,後麵都會有一個青衣小廝模樣的人跟出來說著什麼,似乎是在挽留,似乎又像是介紹著什麼。
就在這時,從後街的另一頭轉出一波人,為首的是一位昂首挺胸的少年人,在其身後略差一步緊跟著一位長須中年人,在後麵就是一名老者,和幾名婦人模樣的女人,這位少年,昂首卻不是臉朝天那種非常張狂的模樣,而是微微抬頭,挺胸收腹,不會給人一種張狂,居高臨下的模樣,反倒是給人一種器宇軒昂,知書達理,不驕不躁,自信而不自負的感覺,劍眉朗目,嘴角始終掛著一絲毫不做作的笑意,身材修長,皮膚略白,頭紮發髻,身穿用上好的綢布製作的長袍,手拿著一把折扇,雙手倒背,和身後緊跟著他,同樣微笑的長須中年人說著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