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階怎麼這麼長?”
長孫無華獨自走在通往顯德殿的台階之上,第一次感覺走了無數次的台階會這麼長。
空氣中似乎還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使她有一種想要吐的感覺。從趙國公夫人秦王妃再到太子妃皇後,這一路走來,經曆了多少血雨腥風。她忽然感覺頭上的鳳冠好重,壓得她抬不起頭來看一看上麵的台階。
這綿長的台階把她的思緒帶回了那遙遠的過去。
“好!”
大興城南郊外的教軍場上不時傳來一陣陣的喝彩之聲。
隻見教軍場當中一人騎在一匹棗紅馬上,繞著教軍場跑圈。那匹馬是撒開四蹄越跑越快,好似閃電一般,教軍場上揚起了一片煙塵。跑著跑著,就見馬上那人從背後抽出一枝利箭搭在弓弦之上。隻聽“嘣”的一聲響起,那聲音就如同晴空打了一聲霹靂。就見那支利箭飛射出去正中場中箭靶的紅心。
“好!”
又是一陣叫好之聲響起。
那人把馬帶住,從馬上下來,幾步走到點將台,單腿跪地,拱手向上奏道:“臣長孫晟操演完畢,情皇上品評!”
隋文帝微微一笑站起身來,“好!真不愧是我大隋的霹靂堂英姿是不減當年那!平身賜酒。”
“謝皇上!”長孫晟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朕聽說,你曾在突厥一箭射下兩隻雕,可有此事?”隋文帝問道。
“卻有此事,當初臣作為副使送千金公主和親突厥沙缽略可汗,在那裏臣住了有一年。一次臣和可汗出遊,見兩隻雕在爭搶一塊肉,臣就一箭兩隻雕一齊射了下來。”
長孫晟的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內侍過來稟報。
“啟稟皇上,長孫將軍的管家來報,說長孫將軍的夫人要生了,請他趕緊回去!”
“哎呦!”隋文帝放下手裏的酒杯,笑著說道,“長孫愛卿五十歲得子,真是可喜可賀呀!”
長孫晟微微一笑,“臣倒希望是個女兒。”
“有子有女,才能湊個好字。朕先給你道個喜,祝你心想事成。快回去吧,莫讓夫人等急了。”
“微臣告退!”
仁壽元年的長孫晟已經年過五旬,他出身於北魏拓跋氏皇族,是漢化的鮮卑人。五胡亂華時期,鮮卑拓跋氏一族建立了十六國中的代國政權,成為可汗。
代國的第十三位國君拓跋鄰,將國人分為八部:紇骨氏、普氏、拔拔氏、達奚氏、伊婁氏、丘敦氏、俟亥氏、以及皇族拓跋氏。期中拔拔氏的統治者是拓跋鄰的二哥。拔拔氏一直在代國和北魏的統治時期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北魏孝文帝改製時期便被賜予了長孫的姓氏。這就是長孫一族的來曆。
長孫晟為人聰敏,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在北周時期,他作為副使送千金公主去突厥和親,並在那裏居住長達一年之久,將那裏的地形摸了個透,回來稟報給了當時還是北周丞相的隋文帝楊堅。以後他又多次出使突厥,並與之作戰,為分裂突厥做出了貢獻。
長孫晟趕到家裏,夫人高氏已然平安生子。
“是個女兒。”
高氏支起身子,頗顯吃力地說道。
高氏雖是長孫晟的續弦,但卻係出名門,出自北齊皇族。她的祖父是北齊神武帝高歡的族弟,清河王高嶽。父親是洮州刺史、樂安侯高勱。有名的戰神蘭陵王高長恭,是高氏的族兄弟,也是我們這位女主角長孫皇後的族舅。
長孫晟抱起裹在繈褓中的女兒,心內一陣激動。他細細的端詳著女兒肉肉的小臉,細長的眼縫挺直的鼻梁。因為出生時產道的擠壓,頭顱顯得有些細長。
“給孩子取個名吧。”高氏柔柔地說道。
“就叫無華吧。我不期她這輩子能夠大富大貴,隻望她這一生樸實無華平安喜樂。”
“對了,夫君。昨天夜裏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觀世音菩薩拉著她旁邊的侍女對我說,‘這個婢女就送給你做女兒吧!’然後他(唐以前的觀音為男像)把那侍女往我懷裏一推,驚得我一下就醒了。醒了以後,肚子就開始疼了。”
“是這樣啊!”長孫晟眨了眨眼睛,說道,“那就再給她取個觀音婢的小字吧!”
“謝謝夫君。”
“我能看看妹妹嗎?”
清亮的童聲在門外響起,一個六七歲左右的小男孩把自己的小腦袋探了進來。
“進來吧!”高氏笑著衝兒子招了招手。
“爹爹。”小男孩衝長孫晟鞠了一個長躬。
長孫晟“嗯”了一聲,伸手把小男孩攬在懷裏,指著繈褓中的長孫無憂,“無忌,這就是你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