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一年三月十七日,楊廣巡幸太原。四月,楊廣到汾陽宮避暑。隨即命衛尉少卿李淵為山西,河東兩郡的撫慰大使,去討捕那裏的群盜。李淵此次不但可以自行征發河東之兵,還可以自行任免當地官員。
李淵不敢耽擱,即可帶了家眷去了河東。鄭觀音本來不想去,因為她已經有了身孕。但是李淵非讓他們都去不可,因為這是全家能離開京師的一個最難得的機會。雖然楊廣現在在汾陽,但是他遲早要回京師大興,或者是東都洛陽。所以能離遠一點是一點吧。
鄭觀音無奈氣哼哼地說道:“我就知道,你們李家的人就不是什麼好人。”
李淵安頓好家眷便帶著軍隊揮師去了龍門,李建成和李世民自然是和他一起同行。
龍門是因龍門山而得名的,這裏緊靠黃河,是個交通要道。
李淵帶著大軍來到龍門城下,遠遠看見毋端兒帶著人馬正等在那裏準備迎戰。數數那些兵足足有兩千多人。李淵一見是微微一笑。
“大郎二郎,你們守在這裏,看為父怎麼收拾這個毋端兒。”
李淵說罷,帶了十幾個騎兵打馬走了過去。
毋端兒已經得了消息,知道來的是誰,不過他看李淵隻帶了這麼幾個人過來不覺有些好笑。
“我說姓李的,你就想憑這幾個人跟我打嗎怎麼不叫你們的人都過來?”
“打仗人不在多,而在於精。就像我手中的這張弓,我說射你的眼睛就絕不射你的胸口。”
“李大人既然這樣,那咱們打個賭怎麼樣!”
“怎麼賭?”
“咱們一人三箭,以百步為限,看誰能射著誰。”
“輸贏怎麼說?”
“你要是射著我,我甘願下馬聽候發落。要是射著你……”
“我就即可退兵永不再來!”
“好,這可是你說的!”
當下兩軍後退,讓出地方,李淵和毋端兒是各站一頭。
“誰先來?”李淵問道。
“我先來!”
毋端兒話音未落,箭卻已到了李淵的近前。李淵把身一側,那支箭擦著李淵的胸口飛了過去落在了地上。
毋端兒一看一箭不中,接著又噌噌連發兩箭直奔李淵的兩個肩頭。沒想到,李淵將身子向後一躺,躺倒了馬背之上,躲過了那兩箭。
毋端兒一看三箭不中,知道大事不妙,急忙撥馬要跑,不想李淵的三箭已經到了。隻聽噗、噗、噗,三支利箭鑽進了他的後心,毋端兒撲通一下子從馬上掉了下來,撲到在了塵埃之中。毋端兒手下的那些兵本身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一見毋端兒死了,一時間竟是驚慌失措,急忙轉身就逃。李淵接連發箭,射倒一片。跟他一起前來的那些騎兵也是接連發箭,一時間死屍躺到了一片。
這一切都被李世民看在了眼裏,他不禁讚歎道:“爹真是老當益壯,威風不減!”
李建成把嘴一撇,“爹還不到五十,還不算老吧!更何況爹這箭法也是出了名的準。當年就是因為兩箭射中雀屏上的雀眼,不然咋能娶到咱娘。我看這仗打得差不多了,走吧,過去幫忙去。”
李建成和李世民帶著大軍將剩下的叛軍圍住。那些叛軍一件勢頭不好,紛紛將手中武器放下投降。經過清點,隻李淵就發射七十餘支,並且皆中,無一射空。李淵命人將叛軍屍體堆在一處,以警示那些賊寇。
李淵處理完龍門的毋端兒,接著又發兵絳州,消滅了那裏的叛匪柴保昌,收降叛軍數萬,這才回到了河東郡行營。
“我從來都不知道我爹這麼厲害!你看那箭射的,箭無虛發。”
李世民興奮地說著戰場上的場景,說道高興處更是指手畫腳。長孫無華一邊微笑著看著李世民一邊做著手裏的活計。
“你說我什麼時候才能跟我爹一樣,領兵打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