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上,大功率探照燈將波音737客機照得雪亮。荷槍實彈的馬耳他警察跟在裝甲車後麵,從四麵團團圍住客機。在他們的後麵,紅燈閃爍的救火車、救護車又圍成了一大片。在最外圍,新聞記者們提著相機來回奔跑著。

剩餘的劫機者拒不投降,飛機上時有槍響傳出。有幾名乘客在機場探照燈的照射中,跳出機外,奪路逃命,結果卻被埃及士兵誤認為是劫機歹徒,而向他們的後背開了槍。直到10分鍾後,最後兩名劫機者才被擊倒,其中一人斃命,一人負重傷。

隨後,突擊隊員頂著嗆人的濃煙,迅速搜尋幸存的乘客,幫助他們撤離飛機。但是,機艙內的大火已經失去控製,消防水龍和其他滅火劑根本不起作用。在救出一部分乘客後,突擊隊員不得不撤了出來。他們同其他機場人員和政府官員一起,隻有眼巴巴地看著這架波音737客機燃燒。熊熊大火燒了長達幾個小時,有不少被封閉在飛機裏的乘客,都被燒成了灰燼。

隨後,埃及突擊隊便乘飛機回國了。但盧卡機場所遺留下來的爛攤子,卻忙壞了馬耳他醫務人員。馬耳他政府將正在休班的醫生、護士全部召集到國立醫院,並暫時封鎖了機場至醫院的通道,供救護車專用。

事後,馬耳他政府宣布,在這次劫機事件中,由於手榴彈爆炸引起了大火,並夾帶著濃煙,多數乘客被燒死或窒息而死。整個劫機事件持續時間並不長,前後隻有24 小時,但造成了60人死亡,28人受傷的嚴重後果,成為曆史上最悲慘的劫機事件。

那名負傷被俘的劫機犯名叫馬爾茲基,年僅20歲,持有突尼斯護照。埃及政府強烈要求馬耳他政府引渡罪犯,但遭到了拒絕。12月4日,馬耳他政府發表聲明說,它同埃及政府之間沒有引渡罪犯的協定,所以要在國內審判。

馬耳他政府12月6日又公布:唯一幸存的劫機犯馬爾茲基說,他是黎巴嫩出生的巴勒斯坦人,真名叫阿裏·萊薩克,他希望去利比亞。據他說,劫機同夥有3個人,他們持摩洛哥護照。

反恐怖突襲行動的主要目的,在於營救人質。從這個角度上說,埃及反恐怖突擊隊的這次行動是失敗的。

盧卡機場的慘案,震驚了世界。

國際輿論大都認為,這次劫機事件的罪魁禍首是那4名劫機犯及其幕後操縱者。他們采取這種滅絕人性的恐怖主義手段是國際道義所不能允許的。但埃及突擊隊的行動,也並非無懈可擊。

蒙受災難的馬耳他政府25日也發表聲明稱:對在這次事件中埃及政府采取的解決手段深感失望。同時,也決不能忘記劫機犯威脅殺害乘客的殘暴行為。”既譴責了劫機犯的行為,也批評了特種部隊的強硬作戰。

紐約的美國阿拉伯關係委員會會長邁佛迪博士,就埃及的強硬作戰說:“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衝擊,我感到恐怖。穆巴拉克總統輕率決定的結果,使他丟了醜。”幾天後,邁佛迪博士還打電話給穆巴拉克抗議說:“人質的生命要比懲罰劫機犯更為重要,因為強硬作戰是基於以色列式的哲理,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美國國務院對不幸死亡的60名乘客表示沉痛的哀悼,認為“恐怖活動造成這樣大的犧牲,太令人痛心了。”但是,美國又表示了強硬的態度,支持埃及的突襲行動:“為徹底結束恐怖分子的野蠻行為,這是一次必要的作戰,必須讓恐怖分子知道我們的堅強決心。”

針對這次損失慘重的劫機事件,國際空運協會主席埃齊爾發表談話,強烈要求各國政府和有關部門充分認識劫機問題,要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加強安全檢查,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防患於未然,以免在劫機發生後不得不采取武力突襲,導致魚死網破,造成慘重損失。

世界各國對這次埃及采取強硬行動褒貶不一,但埃及特種部隊突襲計劃的不成熟,指揮不當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對暴徒、對凶狠的恐怖分子決不能妥協、不能手軟,否則,在這個世界上,就將永無安寧之日。